酷優化老大 發表於 2024-5-5 23:28:03

這些年筆電進步了很多,但是服務完全沒跟上,情況比你想像的嚴重很多

這些年筆電的效能釋放運作能力都快要追上桌機了
主要是歸功於散熱能力的大幅提升
可以分為幾個部份的改良,讓散熱能力提升
功耗運作能力提高,效能釋放能力就拉高了

散熱器的設計:
多導管+4個散熱片出風口的設計
盡可能的增加了散熱片的面積和熱傳的效率
這部份除了會增加重量之外沒有甚麼特別的缺點


12V風扇的應用:
過去的筆電風扇大多是5V 0.5A=2.5W的風扇
現在大多是12V 0.5A甚至1A的風扇
12V 0.5A就是6W,12V 1A就是12W
功耗都遠高於過去5V的風扇,更強力,散熱更好
但是缺點就比較多一些了,轉速高就更吵了
功率高吸力就更強,灰塵就會進來更多
為了高轉速和降低風噪,葉片密度大幅增加
也更容易讓灰塵卡在葉片上面,影響進氣就影響散熱

散熱膏的改良進步:
目前筆電用的散熱膏應該分為3類
散熱膏:目前用在筆電最好的是奈米顆粒的產品
過去那些研磨非奈米顆粒的產品,追求導熱系數
因為太黏稠,筆電散熱器下壓力小,容易過厚
效果就不會好,新的6.5導熱系數奈米顆粒產品比14的還更好

液態金屬散熱膏:就是液金,主原料是鎵和銦的合金
華碩已經應用6年了,11代和AMD5000系列之後的ROG產品
全面應用,到現在在台灣官網的產品已經有148款之多了
效果好能夠讓筆電高功耗運作,高效能輸出

高階相變片:目前各品牌使用的都是7958相變片
施作良好的效果很接近液金,但是沒有處理好比散熱膏還差
因為不會導電,不需要保護,沒有短路燒毀的問題
新機效果通常良好,模組廠預貼不需要調整生產線
所以導入應用的品牌比液金還要更多

現在是2024年了,目前台灣有銷售的高階筆電品牌
acer:高階高效能intel CPU使用液金
asus:ROG全系列CPU使用液金+RTX4080/4090使用液金
      中階TUF和天選5系列使用相變片

CJS:高階高效能intel CPU使用液金
DELL:高階高效能使用31號元素,就是液金
技嘉:高階產品使用相變片
HP:高階產品使用相變片
msi:GP以上高階機種使用相變片
      2024年款中階sword搭配hx處理器使用相變片
基本上高階高效能筆電產品,已經沒有使用散熱膏的產品了

液態金屬華碩已經用6年了,相變片微星也已經用3年了
這些筆電的效能高,運作功耗的參數也就比較高
很多機器新機高效能運作都會有撞溫度牆的狀況發生了
灰塵累積之後的狀況會更嚴重,降效能,高溫運作
風扇吵這些問題累積惡性循環,讓液金/相變片老化更快
當液金/相變片老化之後,散熱能力嚴重衰退
筆電將經常性面對過熱撞溫度牆的狀況
老化加速,不只影響使用體驗更影響產品壽命
因此良好的維護保養服務,更換液金/相變片就非常的重要

在中國那邊,華碩的服務站已經超過1300個
能夠在在站處理液金,更有效能運作的燒機標準
大多都是有好幾年的處理經驗了,台灣基本是0
連原廠的皇家服務中心,都沒有即時的服務
液金會導電,短路會燒掉
這是非常明確的事實,台灣已經落後了6年了
液金筆電的維護服務,應該在消費者面前處理
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也能讓消費者安心
事實上學習之後,處理也不是很困難的
在面前處理,也能夠讓消費者看到,晶片上的沉澱物
華碩才有可能面對和說明,雖然他們可能要把暴力熊換掉了

高階高效能的筆電,因為效能高,就是運作功耗高
也就是發熱量高,風扇會高轉,吸更多的灰塵
灰塵的累積會更快,散熱膏/液金/相變片老化也更快
降效能就是散熱變差了,可能是灰塵,可能是散熱膏
銅的導熱系數是403,氧化銅不到10
散熱膏乾掉之後,氧就會滲入散熱器的晶片接觸面
氧化之後散熱能力就會更差了,維護保養服務是關鍵
灰塵清掉,散熱膏換掉,接觸面拋光除氧化
每一個細節都有處理好,筆電就是恢復新機時的效能
一般來說經筆電的CPU/GPU的晶片在20年內沒有老化變慢的問題
變慢了就是你應該要處理維護保養了,保固內原廠應該做好
一台8萬的筆電,不到1年連當時4萬的效能都沒有
你會願意嗎

目前台灣能夠把液金和相變片筆電處理好的服務店家
非常非常的少,甚至原廠都不重視這些服務
偷偷換成一般的散熱膏,就算用奈米顆粒的產品
效果都不夠好,如果是更差的,當然就是過熱降效能
長期過熱還會讓筆電短命,容易損壞

每一個世代的筆電效能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熱了
3個月就卡了很多灰塵的情況也常常看到
效能降低了,遊戲變卡降FPS了,就是問題發生了
這些都是能夠透過良好的維護保養解決的
滿血效能輸出的使用體驗,才是你購買筆電想要的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這些年筆電進步了很多,但是服務完全沒跟上,情況比你想像的嚴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