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tro 發表於 2014-1-19 17:28:10

[開箱] Haswell 入門新成員 Celeron G1820 搭 ASUS H81I-PLUS 入門低價ITX平台


Intel的Tick-Tock鐘擺戰略已經進入到了2014年
現階段是Tock微架構更新的Haswell為銷售主流
不過只要看到每當Celeron子品牌系列出現下放的時候
代表該系列的市場銷售週期又要進入尾聲
馬上就會再推出新的系列,就這樣不斷的週而復始從2007走到了2014
不過由於Intel在Haswell的平台上,似乎做了一些策略的調整
也刻意把腳步慢了下來,本來預定要接替的Broadwell也已經延期
今年,接下來的第二或第三季將會由更新版的Haswell-Refreash
準備先交替延長這個平台的銷售壽命,不過在Haswell-Refreash推出前
採用Haswell架構的末班車的入門產品Celleron G18xx 系列
也已經在2013年第四季發佈並在2014正式在渠道銷售登場了。
尤其作為Intel陣營平台的選擇前提,如果沒有很重度的需求
一般使用者在採購上以文書平台或影音娛樂的入門
平台處理器當然是首挑 Celeron / Pentium 為主
再者是Intel陣營不斷的大力推動Mini-ITX規格的主機板
和協力主機板伙伴搭配下晶片從入門H81到中階B85/H87
甚至高階Z87通通都有完善可挑選的解決方案
由於H81晶片組的ITX主機板,在台灣通路的選擇性不多
目前只有三種選擇。華碩/技嘉/華擎
華碩H81I-PLUS (四組標準SATA/四年保固) $2590
技嘉GA-H81N (三組SATA+一組mSATA/四年保固) $2590
華擎H81M-ITX (兩組SATA/四年保固) $2290
微星 N/A 從缺
雖然幾乎都是四年保固出發,價格也不相上下
考量到華碩的SATA組數最齊全,比較好擴充+硬碟
比較奇怪的是技嘉竟然在H81放了mSATA其他的Z87和H87/B85反而沒有
華擎的H81-ITX價格反映在規格上,閹掉了兩組SATA以及沒有USB3.0的19Pin...很怪
最後還是選擇了 ASUS H81I-PLUS
這次就來檢閱一下 Celeron G1820 搭 ASUS H81I-PLUS 所配成的入門 ITX 平台

Celeron G1820 的規格表

Celeron G1820 為2C雙核心,預設時脈2.7Ghz
規格和比前一代G1620差不多,散熱功率下降了2W
記憶體控制器維持 DDR3-1333 速度
內顯預設頻率降到為 350 MHz 前代 G1620為 650Mhz
最高保持相同 1.05 GHz


處理器盒裝,延續著Hasell系列的包裝



產地為馬來西亞

附贈的風扇為 FOXCONN 0.17A

發熱量不高,只需要鋁底即可解熱

主機板方面:ASUS 的 H81I-PLUS

打開後,第一層為驅動光碟

下方為入門配件,擋板x1和SATA排線x1以及說明書

H81I-PLUS 主機版本體,供電3+1相

H81I-PLUS 的背面,可以安裝標準的強化背板

記憶體擴充槽標準2DIMM最高支援到Non-ECC 8Gx2=16GB(DDR3-1600)

支援一組PCI-E X16 2.0的擴充槽

SATA方面,為4組SATA (兩組SATA3+兩組SATA2)

USB 3.0 的 19Pin 連接器

兩組PWM的風扇針腳

空間的關係,BIOS水銀電池採用垂直的擺設

後IO輸出為PS/2+USB2.0x4 + USB3.0x2
顯示為 VGA/DVI/HDMI
音效 Realtek® ALC887(Gigabit LAN)
網路 Realtek® RTL8111G(8-Channel)

::測試組裝環境上機參考::

======================================
ASUS H81I-PLUS
Mach Xtreme SATA DOM 64G
Kingston HyperX LoVo DDR3-1600
Intel® Celeron® Processor G1820
SilverStone NT07-115x
SilverStone ST30SF 300W
======================================


由於Celeron發熱量並不高
待機溫度表現約30~35度前後
滿載頂多45左右,通常用原廠風扇就已足夠
如果想要更安靜的話可以選配低噪音的散熱器
或搭配好的機殼對流構成FANLESS

全平台的待機耗電量:

搭配FurMark滿載,僅47W左右
如果搭配最入門的電源選購或硬碟X1的話
大選購300~350W的電源已綽綽有餘
萬一日後有要擴充獨顯或加硬碟的話
可以預留選配400W的銅牌電源供應器

BIOS 介面

當然也支援 AI Suite 3


預設效能分數參考
CPUMARK99

3DMark 11

PCMark 7

Black Hole

SiSoftware Sandra


:結束:
Intel的Haswll平台LGA1150腳位
Celeron G1820(53 W) / 1830(53 W) / 1820T(35W Bulk) 出現後
毫無疑問,代表前一代的G1620在過不久也將面臨停產下架的命運
如果是停留在LGA1155(IVY/SNB)的使用者是不用刻意來升級這種平台
不過如果是新組裝採購以I陣營規格平台為出發點挑選對象的話
且預算較低的話那麼可以選G1820搭配H81/B85系列的ITX/MATX/ATX主機板
視想要電腦機殼的體積大小還有是否想保留日後的短暫升級擴充性需求而定
起碼也可以留一條後路,假設需求有更動或改變的話想要做小幅度的彈性升級
一年後還可以一定還可以買到同腳位的i7/i5處理器來繼續升級
以上是個人的Celeron G1820 搭 ASUS H81I-PLUS 所配成的入門 ITX 平台
開箱測試參考,謝謝收看

刺郎 發表於 2014-1-19 18:19:55

看到SATA 卡件 ;P..


vostro 發表於 2014-1-19 18:27:12

刺郎 發表於 2014-1-19 18:19
看到SATA 卡件

因為用SATA DOM的緣故,其實有解
用延長線或換標準SATA
或改用銀新的這種線可以閃開啦

https://www.xfastest.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05/164005zaaay9m00j070mj0.jpg.thumb.jpg

刺郎 發表於 2014-1-19 21:54:50

vostro 發表於 2014-1-19 18:27
因為用SATA DOM的緣故,其實有解
用延長線或換標準SATA
或改用銀新的這種線可以閃開啦


我還想說 你上一篇 怎麼都沒提到說有卡件

趁這篇 有拍到一點點 就問問看

hacktrojan 發表於 2014-1-20 06:35:38

支持支持再支持

guess2098 發表於 2014-1-20 10:25:12

為毛老子總也搶不到第一順位回文?!!

ycb2001 發表於 2014-1-20 11:48:38

有創意~~好一篇文章~

舰长 發表於 2014-1-20 15:05:37

我是個湊數的。。。

jame01 發表於 2014-1-20 22:10:56

miao 發表於 2014-1-20 23:01:58

真的是很入門,低價需求又不高的首選啊!{:1_1:}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開箱] Haswell 入門新成員 Celeron G1820 搭 ASUS H81I-PLUS 入門低價IT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