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羽神翼
查看: 65073
回復: 22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MSI SPATIUM PCle Gen5 NVMe SSD 玩家開箱

頭獎:a740828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8810-1-1.html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玩家開箱體

Glorious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高性能的Model D 2專為喜愛 ...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SUS 華碩] [XF] 嬌小身材 頂級實力 ASUS ROG Maximus V Gene 主機板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羽神翼 發表於 2012-4-17 05:53:3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jpg

華碩ROG系列主機板一向是頂級效能的代表作,以往當Intel推出新平台時ROG總是從最頂級的Extreme產品線開始發表,這次發表Z77晶片組時華碩反其道而行,從最價格最實惠的Gene產品線micro-ATX小板作為首波主打。
p[/page]包裝與配件
火紅的盒子總是特別引人注目
左下角標示出使用的晶片組與支援的功能
華碩全系列Z77主機板全面支援Lucid Virtu MVP內顯加速功能
外蓋內側針對許多特色功能進行解說
背面標示要特色與規格
右下角標示出背板I/O接頭
掀開內蓋就可以看到透明盒蓋內的M5G本尊囉
配件有說明書、驅動/軟體光碟、SATA線材標籤、ROG Connect傳輸線、ROG特製門卡
還有I/O檔板、SATA傳輸線(白色接頭支援SATA 6Gb/s高速傳輸)、SLI橋接器、Q-Connecter
p[/page]mPCIe Combo 擴充子卡
ROG Z77系列主機板全新導入的功能裝置,將mini-PCIe和mSATA兩中插槽合併到一張擴充卡上
這一面為mSATA插槽,可連接mSATA介面的SSD
另一面為mini PCI-E插槽,則可安裝多種無線網路模組
方便的固定扣具
p[/page]外觀與散熱
主機板正面
符合ROG主題的黑紅配色
主機板背面
背板I/O Port
CMOS資料清除鈕與ROG Connect鈕之間的空位提供mPCIe Combo 擴充子卡上裝置的露出空間
視訊輸出提供HDMI與DisplayPort,另外有USB 2.0與3.0 Port各4個、1個e-SATA、1個RJ-45網路孔、1個光纖S/PDIF數位音效輸出與1組7.1聲道HD-Audio類比音效
Maximus V Gene的MOSFET散熱模組外觀設計與Rampage IV系列非常相似
內含熱導管,使用導熱膠布傳熱
南橋散熱片
使用散熱膏傳熱
p[/page]用料細節
CPU使用12向供電設計,採用與Rampage IV X79系列主機板相同的全數位供電控制與全日製Nichicon GT系列黑金電容
Extreme Engine Digi+ II PWM主控晶片
CPU Socket使用富士康製品
記憶體供電也採用數位供電方案,2相供電
ATX電源輸入孔旁有Go Botton按鈕及許多電壓量測點,另一側則有內接式USB 3.0插槽
CPU使用EPS 8 pin電源輸入
asmedia ASM1042 USB 3.0控制晶片提供靠近e-SATA Port那兩個孔位的訊號
視訊轉譯晶片採用asmedia ASM1442
擴充卡插槽有兩組PCI-E 3.0 x16(支援單x16或雙x8)與一組PCI-E 2.0 x4
asmedia ASM1480 PCI-E 3.0訊號切換IC
網路控制晶片採用Intel WG82579V
音效採用SupermeFX III技術
帶LED的切割線不僅只有裝飾功能,水平面可隔絕數位/類比訊號,垂直面阻絕訊源干擾
Z77南橋PCH晶片旁
admedia ASM1061晶片提供額外兩組SATA 6Gb/s Port,環境監控晶片採用nuvoTon NVT6779D
SATA Port與Debug LED數字燈號
靠下方的兩組SATA 6Gb/s Port訊號由admedia ASM1061晶片提供,其餘均為Z77南橋PCH晶片原生提供。
各位應該可以發現少兩組SATA 3Gb/s Port,這兩組訊號移動到mPCIE Combo擴充子卡上的的mSATA插槽以及背板e-SATA Port
實體電源/重置鈕及iROG晶片
p[/page]測試平台與環境
CPU: Intel Core i7-3770K @ 4.8GHz
Cooler: Antec KÜHLER H2O 920
Thermal Compound: Antec Formula 7
MB: ASUS ROG Maximus V Gene
RAM: Corsair Vengeance DDR3-1866 4GB*4 @ 2666MHz 11-13-13-32-2T
Graphic: Galaxy GeForce GTX 560 Ti White Edition 雪白銀河
Storage: Plextor M3 Pro SSD 256GB
PSU: Antec HCP-1200W
Chassis: Lubic Open Paltform 3
Monitor: Dell U2410
OS: Windows 7 64 Bit
p[/page]BIOS介面
ROG系列主機板第一頁畫面當然是超頻選單囉,選項非常多
Ivy Bridge CPU搭配Z77晶片組可以選擇記憶體除頻方式
記憶體時脈調整選單開到DDR3-3200MHz啦!!!
當然之前ROG X79主機板BIOS導入的功能一樣有保留喔
主要資訊業面
進階選單
這裡可以調整音效區周圍的LED燈
CPU選單
PCH南橋晶片選單
這裡可以調整Intel Rapid Stard和Smart Connect功能
系統選單可以調整內顯模式與PCI-E通道的頻寬
有了原生USB 3.0之後選單內也可調整Intel xHCI模式
環境監控器
工具選單
EZ Flash 2 BIOS更新工具
升級降級都可以喔
超頻設定值儲存區
記憶體模組SDP資訊頁面
Go Botton快速超頻鈕設定值
p[/page]性能實測
AIDA64記憶體頻寬測試
Cinebench多核心OpenGL圖形渲染測試
LinX穩定性測試
p[/page]總結
ROG主機板的實力果然不容小覷,即使Gene系列僅有micro-ATX小板的Size也有驚人的超頻能力。
mPCIE Combo 擴充子卡擴充子卡的設計非常有創意,讓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擴充的創意。
別出心裁的音訊分割設計不僅強化以往被詬病的音訊品質,更有美化視覺的效果!
有需要強而有力又炫目的小鋼砲等級Z77主機板,選ASUS ROG Maximus V Gene就對啦!


2#
firefox9403 發表於 2012-4-17 07:57:59 | 只看該作者
頂級實力也意味著高貴的價格......

有錢我也會想玩
3#
astrobox 發表於 2012-4-17 09:17:25 | 只看該作者
敗家之眼
好想來一片阿
4#
1a383reu 發表於 2012-4-17 12:11:56 | 只看該作者
哇!這麼課阿,背面會發光耶
5#
loveme77518 發表於 2012-4-17 12:41:05 | 只看該作者
好帥好閃阿~~~
6#
小偉 發表於 2012-4-17 12:55:53 | 只看該作者
讚+1000000
7#
x61055t 發表於 2012-4-17 14:09:02 | 只看該作者
這張板子實在是極品啊
8#
海苔醬 發表於 2012-4-17 15:58:00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喔~
9#
nomis 發表於 2012-4-19 16:00:4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近來很喜歡小板...尤其這麼緊緻...讚...
10#
slowest 發表於 2012-4-21 12:39:05 | 只看該作者
看起來不錯, 可是價錢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18 07:50 , Processed in 0.112553 second(s), 61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