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alexlin
查看: 23164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Micron Crucial T705 Gen5 SSD 玩家開箱體

挑戰極限 再創顛峰無懼的速度正等著您 我們最快的變得更快了無懼的速 ...

A3-mAT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簡約時尚設計 26.3L 微型機箱 [*]側板和頂板採用鋼網設計 [*]可 ...

PURE WINGS 3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PURE WINGS 3卓越效能,安靜散熱 Pure Wings 3 是 be quiet! 的主流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顯示卡器 Graphics card & Monitor] [XF] 金牌產線持續擴充 非模組平價款登陸市場 Thermaltake Toughpower 650W GOLD 電源供應器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alexlin 發表於 2012-10-16 03:49:5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Toughpower-650W-GOLD.jpg

當我們在選擇電源供應器時,雖然通過怎樣的80PLUS等級認證,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產品的品質好壞,但卻是在採購時的一個參考指標。在現在,不論是市場價格因素或是其他宣傳影響,電源供應器有通過80PLUS銅牌認證似乎已經成為了必要條件,而對於玩家來說,有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在20/50/100%的負載下,必須要有87/90/87%以上的效率)的產品,也更是首要選擇。
在Thermaltake曜越的PSU產品線裡,以往只有Toughpower Grand與Toughpower XT這兩個較為高階的系列,才會有80PLUS金牌的產品,且是模組化設計的,但現在Tt推出了新一代的Toughpower系列,從名稱後面加上了GOLD就知道這是通過80PLUS金牌認證的產品,使用非模組化線材的設計,以降低製造成本,而可以有更好的價格優勢,目前推出有符合大多數玩家所需求的550/650/750W這三種瓦數,這次筆者就來替大家介紹這款Thermaltake Toughpower 650W GOLD 電源供應器,這樣金牌600W左右的產品,也是筆者下次在組裝自己的中高階遊戲平台時,所會選擇使用的。
Toughpower 650W GOLD的產品包裝外觀,大大的金牌認證標誌並配上金色底的標示。
這是一款能支援雙顯示卡平台的電源供應器,並提供五年保固。
p[/page]包裝、規格與附件
Toughpower 650W GOLD的包裝正面,有標示說使用全日系電容。
在側邊上有中文的產品特色說明,單組+12V最高可輸出達50A(600W)。
產品背後有更詳細的特色說明,並有在不同輸入電壓時的不同負載效率變化圖。
另外的四大特點則是:全部使用高品質耐熱達105度C的日系電容、
工業級保護電路,有OCP過電流/OVP過電壓/SCP防短路/UVP低電壓/OTP過溫度/OPP過功率 六大保護,相當地完整、
可降低損耗以提升效率的主動式箝位電路設計、12公分靜音可變轉速風扇。
下半部則是有列出產品提供的接頭數量與輸出規格與通過安規。
另外在Tt官網則是有更加詳細的規格標示,並貼心地有列出各線材長度。
包裝內有PSU、電源線、保固與說明書、螺絲與整線束帶。
p[/page]產品本體與線材
Toughpower 650W GOLD的深度並不長,只有14公分而已,令人好奇其內部架構。
在側面上是大大的有金色底的標籤,並有Thermaltake的浮雕。
使用12公分的散熱風扇,並靠在較多熱源的一側。
產品上的規格標籤,有取得七種不同的安規認證。
在線材的部分,CPU+12V為4+4PIN的設計,而主機板則是不可分離的24PIN。
CPU+12V使用了較粗的16AWG線材,號數越小,表示線徑越粗,耐電流也越大。
兩條PCI-E電線上各有兩個6+2PIN接頭,對顯卡的支援性算是不錯。
SATA的部分也提供兩條線材,並各有3個接頭,若能到四個則更好。
另外還有一條有四個大4PIN與一個小4PIN的周邊線材
p[/page]內部電路/用料
打開產品外殼,看到了有點眼熟的電路設計,這是一款由FSP全漢所代工的產品。
電源輸入端的EMI濾波處,保險絲為焊接並為直立式擺放。
功率級一次側整流使用單顆330μF/420V耐熱105度C電解電容
二次側與輔助電源、電源管理等部分。
電路板上有打上Tt的LOGO,但這個架構之所以會能有這樣高的轉換效率,
重點在這兩個整合式IC上,據說是FSP花了三年才開發出來的!
使用12公分的散熱風扇,筆者也較為喜歡這樣向內聚風式的扇葉設計。
p[/page]測試與結論
接下來就是進行實際的測試了,以下是測試平台資訊。
中央處理器:Intel Core i7-3770K @ 4.8GHz
散熱器:Antec KÜHLER H2O 920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V Formula
記憶體:Avexir Core DDR3-2666 4GB*2
顯示卡:Galaxy GeForce GTX 680 SOC
系統硬碟:OCZ Agility 4 SSD 256GB
作業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SP1
使用OCCT進行30分鐘的PSU燒機測試(前有1分鐘,後有5分鐘的緩衝),
這是各感應項目的最高與最低偵測數據。
在+3.3V的部分,在3.28V至3.23V之間,比標準稍低。
+5V則是偶有降壓,在5.08V至5.04V之間。
+12V的壓降則稍大,從12.19V降至11.9V,幅度為0.29V。
在GPU+12V的部分,幅度則是0.31V。
<結論>
市面上的各家廠商陸陸續續推出了這種短深度、內部架構並不算太複雜,但卻能有完善的保護且通過80PLUS金牌認證的非模組化產品,其大多是出自於FSP全漢所代工的PSU,雖然由這樣老牌廠商所生產的產品,在品質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針對不同廠牌所客製化出來的產品也會有不同的特色。這款Thermaltake Toughpower 650W GOLD使用了單組+12V的設計,對於使用者來說會較為方便使用,並且最高能提供50A的電流量,可以有600W的+12V輸出,再加上其接頭數量與線材長度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都算是堪用,並且該有的保護也都有做,算是一款中規中矩並不在造型上嘩眾取寵的良好產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11 19:12 , Processed in 0.093429 second(s), 52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