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whydan
查看: 45314
回復: 11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Micron Crucial T705 Gen5 SSD 玩家開箱體

挑戰極限 再創顛峰無懼的速度正等著您 我們最快的變得更快了無懼的速 ...

A3-mAT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簡約時尚設計 26.3L 微型機箱 [*]側板和頂板採用鋼網設計 [*]可 ...

PURE WINGS 3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PURE WINGS 3卓越效能,安靜散熱 Pure Wings 3 是 be quiet! 的主流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媒體產品] [XF] 用料提升新勢Z - Creative Sound Blaster Z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whydan 發表於 2014-1-28 15:33:2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0207-03.jpg


04.jpg


這張卡是Creative在2012年年底發表最新一代的Sound Blaster Z 系列中的入門款
同世代還有Sound Blaster ZXR / Sound Blaster ZX / Sound Blaster Z  
但在台灣的舖貨速度比較慢,市場上都還是上一代的Recon3D系列,短時間只能從國外買

身為Creative的老用戶,歷經Audigy 2 ZS橫掃市場的黃金年代,到這幾年沒什麼發展
實在有些感慨,不過東西有在推陳出新就是件好事,至少還沒放棄這一款

官網:
https://asia.creative.com/p/sound-blaster/sound-blaster-z

Anyway,還是來看看這張從日本渡回來的音效卡,外箱正面照


背面照,大致介紹了一些特色


配件一覽,音效卡本體+小型麥克風+Driver CD+說明書


本體,細看外觀真的很漂亮,整片金屬材質表面噴沙處理的紅色烤漆,質感很棒


背面,可以從PCIe X1的比例看的出來,這張卡真的很迷你


I/O,從左至右是MIC/耳擴/前置/中置/後置輸出/光纖輸出/光纖輸入


拆開,簡單的線路,沒什麼特殊的設計


左為CA0113,這顆查GOOGLE是HDA bus controller ,把PCIe訊號轉成HDA
右為CA0132,這顆是5.1 CODEC,也常見於某些主機板上
整體架構延續Recon3D的chip,不過在用料上再作加強


類比端,LPF使用JRC 2114,耳擴是JRC 4556(耳擴架構同Titanium HD),都是常見的OP
DAC使用CS4398 120dB 192K/24Bit,數位接收使用CS8416 192K
電容使用Nichicon,整體來說用料比上一代Recon3D好多了,至少不是Codec直出


手邊剛好還有Titanium HD,越級來PK一下


上機照,使用中散發出紅光,頗有ASUS ROG的風格在XD

介紹一下控制介面,這兩代的基本架構為CODEC+軟體DSP,所以軟體控制變的很重要
控制台裡可以調整低頻,可以就各人喜歡作微調,比起常見的硬體調音,軟體方便的多
有趣的是,雖然FOOBAR抓的到ASIO,但是SBX PRO還是有效,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錄音的部分,內建變聲的功能,讓你可以男聲變女聲裝人妖,或是小屁孩XDD

也有解杜比跟DTS的功能,一樣是軟解


接下來就是實測聽感了,測試環境如下
CPU: Sandy Bridge G460@Fanless
MB : ASUS P8Z77-I DELUXE
RAM: Kingston DDR3-1333 4G
SSD: Intel X25-E 64G
PSU: Zippy 400W

AMP: DIY PA02 amp
Headphone: PHILIPS X1, PHILIPS SBC HP1000


類比輸出(X1接PA02):

Titanium HD:聲底更為乾淨,相對的也比較乾瘦,音響性明顯勝過Blaster Z
Blaster Z:較為軟調,相對的人聲會比較舒服一點,但樂器的表現不是很好

耳擴輸出(HP1000接卡上耳機輸出):

兩者架構是一樣的,推力也大同小異,但音質差異就變小了
但Blaster Z可以再開SBX PRO作調整,雖然會破壞細節,但聽電音反而會增加效果

整體來說,Titanium HD在音質上還是比較優,如果你是音質考量,預算夠的話還買THD

來作個RMAA的測試,由於ITX只有一個插槽,所以只好請出ASUS Thunderbolt來測試
再自己用鍍銀線焊了一條超短的導線作冶具,減少測試的誤差


這樣測試其實有點不好,因為他ADC是用CS5361,只有114dB,而Blaster Z有116dB

再者RMAA的測試數準度有點不夠,在沒有AP下大家就作參考就好

測試結果


頻率響應,還算平直


雜訊測試


動態範圍


THD


以上,感謝您的收看 :)
2#
winla168 發表於 2014-1-28 16:26:04 | 只看該作者
回文支持發文者的分享!!
3#
deric 發表於 2014-1-28 17:17:5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謝謝分享、、、
4#
流浪中 發表於 2014-1-28 17:28:14 | 只看該作者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樓主辛苦了!
5#
l5665590 發表於 2014-1-28 17:36:09 | 只看該作者
壞蛋大的文章必推阿~~~~
6#
fastorm 發表於 2014-1-28 19:43:0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不錯,講的太有道理了
7#
nicholas1987 發表於 2014-1-28 21:47:22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8#
cch1015 發表於 2014-1-28 22:39:01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一下
9#
ime2006 發表於 2014-1-29 00:12:30 | 只看該作者
我搶、我搶、我搶沙發~
10#
tamaki303 發表於 2014-1-29 11:38:00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好,頂一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2 07:02 , Processed in 0.128599 second(s), 61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