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pertonas
查看: 37436
回復: 10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Micron Crucial T705 Gen5 SSD 玩家開箱體

挑戰極限 再創顛峰無懼的速度正等著您 我們最快的變得更快了無懼的速 ...

A3-mAT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簡約時尚設計 26.3L 微型機箱 [*]側板和頂板採用鋼網設計 [*]可 ...

PURE WINGS 3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PURE WINGS 3卓越效能,安靜散熱 Pure Wings 3 是 be quiet! 的主流 ...

Hydrogon D140 ARGB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Hydrogon D140 ARGB高效能雙塔雙ARGB風扇六導管CPU散熱器 [*]免拆風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SUS 華碩] [XF] ASUS MAXIMUS IV EXTREME 搭配INTEL Core i7 - 2600K 效能測試分享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ertonas 發表於 2011-1-25 16:06:2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簡單來了解一下ROG主機板的命名 - RAMPAGE是屬於INTEL X系列晶片組, 而MAXIMUS則是屬於INTEL P系列晶片組, CROSSHAIR則是AMD專用. 至於NVIDIA晶片組…就讓它過去吧…永永遠遠的緬懷它吧…(觀眾 : 懶惰GOOGLE就說一聲!!!)
也就因為如此, MAXIMUS三代目是P55晶片組, P67晶片組就到了四代目 - MAXIMUS IV.
ROG的級別為EXTREME > FORMULA, GENE則是屬於u-ATX. (觀眾 : 會不會有ITX的ROG阿!!!.... PM : 一切都在規劃中…)
玩過了DELUXE, PRO, SABERTOOTH, 該是時候來玩一下ROG的MAXIMUS IV EXTREME了.
來看看吧MAXIMUS IV EXTREME.
這個紅色, 絕對會讓你的口袋破很大的洞.
129594604048AYY88448yD3ys8.gif

再搭配上這幾個字, 輕這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口袋破洞, 重者則會傾家蕩產為它而瘋狂...
晶片組為INTEL P67, 腳位為LGA 1155. 對於ROG而言, CROSSFIRE X以及SLI絕對不是什麼問題, 畢竟是為了極限而生(疑!!! P67那有極限可言…).
板子背面, 都是規格表.
規格表想看清楚, 請至官方網站查詢.
先讓你看一眼.
再附贈你一組3DMARK VANTAGE ADVANCED EDITION的序號(觀眾 : 為什麼不是MARK11 ???)
不是很重要的配件…
觀眾 : 給我看板子 ! 板子比較重要 !
ROG就是要紅色黑色配, 才能夠完完整整的感受那股殺氣的存在.
DEBUG SEGMENT跟開關被移到板子的右上方了. 過去ROG上可以看到的溫度量測點, MAXIMUS IV EXTREME同樣的保留起來, 同時也有專門給極限超頻使用的LN2 MODE開關.
紅色為SATA 6Gb/s, 黑色為SATA II. BIOS SWITCH, 提供使用者在兩顆BIOS間相互的進行切換.

兩顆BIOS, 以及四組USB2.0接腳.
特別為PCI-E 16X拉了一組大4 PIN的接頭.
四組PCI-E 16x(實際為16x、16x、8x、16x)、一組PCI-E 1x以及一組PCI-E 4x. 由於P67晶片組開始, INTEL不原生支援PCI lane, 所以沒有出現在板子上也是很正常的.
INTEL P67晶片組就躲在裡面.
晶片組部分 –
音效為REALTEK ALC889
網路為INTEL WG82583V 和INTEL WG82579V
JMICRON JM362提供兩組eSATA
USB3.0晶片組為NEC和VLI 810-Q8(VIA)
VLI 810-Q8, 必須注意的是它並非USB 3.0晶片組, 而是HUB控制晶片組.
I/O部分 –
USB 3.0 x 8
PS2 x 1
eSATA x 2
RESET BUTTON x 1
ROG Connect x 1
LAN x 2
SPDIF
BT with external plug in
ICS型號為 - 655885
單組EPS 8 PIN.
單邊記憶體開關設計.
CPU SOCKET部分, 相數並沒有很多.
NEC/TOKIN, Proadlizer film Cap(0E907), 電壓在2.5V, 至於容量則是900uF, 主要能夠提供CPU更穩定的電源.
邪惡之眼又出現在散熱片上了.
另外也提供19 PIN的USB 3.0供機殼或是前置裝置使用.
MAXIMUX IV EXTREME採用8層板, 是否比較好? 這裡並不能夠提供任何解答.
看到這張板子, 當然是要搭配K系列的CPU, 也因此選擇了2600K來測試. 盒裝的, 不是要搭機就是沒貨, 但是感謝好朋友的幫忙, 讓我有機會買到兩顆來進行測試
CORE i7 – 2600K, 4C/8T. 3.4GHz、8MB Cache, 腳位是LGA 1155, TDP部分則是95W.
原廠散熱器部分.
目前市售盒裝版本的CPU皆為D2.
記憶體部分, 這次選擇使用了1800 CL 8 – 9 – 8 – 27 1T的記憶體. 來自於PRINCO, 印象中是做光碟片的廠商, 中文名字應該是巨擎科技. 目前看來, 似乎也要踏入記憶體的世界了.
顯示卡部分, 決定使用這一張 – SPARKLE GTX 460 768MB. 終於還是回到主戰場了, 熟悉顯示卡的朋友可能知道, SPARKLE曾經一度退出台灣市場, 而如今隨著NVIDIA產品線的齊全, 他們也以全新的中文名字 – 斯博科回來.
跟當初一樣, 顯示卡都是三年保固、0800到府收送以及維修替代卡的服務. 不同的是代理商換成強盜跟出奇蛋了.
提供兩組DVI以及一組MINI HDMI供使用. 在配件部分, 有附上MINI HDMI的轉接頭, 算蠻貼心的.
小P不太愛原廠散熱器, 因此這次要換回最愛的THERMALRIGHT來搭配MIVE. 應該算是他們家最新的散熱器吧…ARCHON XD…雖然是去年出的…外盒部分跟過去的大同小異, 樸實、簡單是最好的形容詞.
這次ARCHON有附上一顆14cm的風扇, 個人覺得還蠻不錯的.
Thermalright的做工, 真的不需要特別的去挑剔什麼, 他們就是散熱器界的極品阿(但是價格…XD).
INTEL CORE i7 - 2600K
ASUS ROG MAXIMUS IV EXTREME
PRINCO DDR3 2GB 1800MHz CL 8 - 9 - 8 - 27 1T
KINGSTON SSD NOW 30GB
SPARKLE GTX 460 768MB
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600W
Thermalright ARCHON
CPU-Z 1.56.2的版本, 算是比較正確. C1、C3以及C6統統關閉. 記憶體部分引用X.M.P, 但是稍微調整至1866MHz(原本應該為1800MHz). 而CPU部分則是因為TURBO BOOST 2.0, 而將時脈調整到3.8GHz.
Sparkle GTX460 768MB GPU-Z, 待機溫度在31度徘徊, 至於全速運轉的溫度, 下面也有Furmark提供大家參考.
接下來就是一些效能測試, 提供大家參考.
Fritz Chess Benchmark
Nuclearus Multi Core V2.0.0
ScienceMark 2.0
wPrime, 跑PI是無敵手…預設都快接近10s.
CrystalMark 2004R3
AIDA64的CPU測試提供大家參考.
CPU Queen
CPU PhotoWorxx
CPU ZLib
CPU AES
CPU Hash
CINEBENCH渲染測試軟體, 也是小P很愛用的測試軟體之一.
R10
R11.5
PCMark Vantage模擬電腦整體運行時, 提供數據參考, 分數越高表示效能越強, 小P是覺得比其WIN 7體驗分數, 這套軟體的意義比較有參考價值.
過去在沒有K系列的時期, INTEL部分CPU都被宣稱4G為基本盤, 而現今慢慢的因為K系列的導入, 而變成了5G為基本盤了…所以簡單的將手上的2600K調整倍頻 – 50.

CPU-Z的電壓顯示為1.52V, 這是我第一顆2600K. 可以跑完3D MARK VANTAGE跟燒機. 而我另一顆2600K則只要1.45V就能夠跑完3DMARK VANTAGE…
CrystalMark 2004R3
wPRIME, 5GHz的時脈, 簡簡單單突破8sec.
接著看看CINEBENCH的表現.
R10
R11.5
5GHz跑完PCMark Vantage.
記憶體控制器部分, 也是SANDY BRIDGE強調的部分. 這裡還是選擇了AIDA 64來進行測試一下. 而使用的記憶體則是PRINCO的1800 CL8 – 9 – 8 – 27(實際為1866MHz)當作受測者.
Read
Write
Copy
Latency.  
另外MaxxMEM也做了一些更新, 可以到他們的網站下載. 看一下比較正常的數據. 這個效能…也確實幹掉了INTEL X58的三通道.
倍頻調整至52時, 時脈來到5.2GHz.
wPRIME來到7.567s.
顯示卡的測試, 這次選擇了Sparkle的GTX460 768MB, 也選擇了一些遊戲BENCHMARK搭配5GHz的時脈簡單測試一下.
先看看萬惡的3DMARK VANTAGE P模式下 (物理加速為關閉狀態).
3.8GHz的2600K, CPU分數 – 25725.
5.0GHz的2600K, CPU分數 – 33367.
5.2GHz的2600K, CPU分數 – 34661.
至於我手中的另一顆2600K, 電壓為1.45V時的5GHz.
3.8GHz的H模式以及X模式.
遊戲測試部分, 使用BENCHMARK主要能夠將變因調整到最低. 環境皆是在全開的條件下測試.
Devil May Cry 4.
FINAL FANTASY XIV
RESIDENT EVIL V
StreetFighter IV.
至於溫度表現, 只能夠用中上來形容. 待機溫度用GPU-Z測試為31度, 而MSI的AFTERBUNER顯示為26度.
FURMARK運行下的溫度顯示為66度.
另外, 小P這次選擇了Thermalright ARCHON來壓制i7 – 2600K, 表現部分就參考看看下列數據.
Idle時, 最高溫度為45度.
FULL Load 10分鐘後的情況下, 溫度最高飆升到82度.
至於瓦數部分, 也有利用POWER WATTS UP?來觀察, 也提供大家參考看看. 當然不是測量一般的時脈, 我們看看5GHz時脈下的瓦數. PSU是Cooler Master的600W GOLD, 效率必須乘上0.9才會是實際消耗瓦數.
待機時, 連顯示卡一起算進去 – 134.3W.
僅針對CPU以及記憶體進行燒機時 – 299W.
搭配上Sparkle GTX460 768MB一起燒機 – 408W.
從i5 – 2400、2500到現在的i7 – 2600K, 小P已經跟大家分享了INTEL目前最新架構的三顆主流CPU的效能. 同時也分享了三張板子 – P8P67 DELUXE、SABERTOOTH P67以及ROG MAXIMUS IV EXTREME. 若是之後有機會玩到其他家的板子, 也會跟大家做分享(其實非常想玩GIGA跟MSI啦…XD)
不同的定位, 針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加上電腦DIY會因為預算而產生了不同的配套組合, 或許就是小P喜歡這一塊的原因. 每一種搭配都有不同的感受跟樂趣, 只是在於CP 或是爽度.
ROG玩了那麼多張, 最愛的還是RAMPAGE III EXTREME. 而MAXIMUS IV EXTREME則因為INTEL的限制, 似乎也沒辦法將OVERCLOCKING完全發揮出其效能, 略覺得可惜了一些.
至於記憶體部分, 使用的PRINCO記憶體在參數似乎有點緊繃, 測試其間可以調整到2133 CL 9 – 10 – 9 – 27 開機進系統, 但卻無法正常的跑完測試, 因此就讓它在1866MHz就好.
Sparkle再度重返台灣市場, 帶來了一張目前似乎是最低價的GTX 460 768MB. 並且提供三年到府收送以及維修備卡, 是否能夠讓消費者重拾信心, 就留待各位去觀察. 效能部分, 跟其他家的GTX 460 768MB差異並不算太大, 溫度壓制表現前面已經有提到, 屬於中上. 提供大家做個參考.
CPU部分, 買了兩顆來測試. 似乎第二顆的人品比較好一些, 能夠讓我1.45V跑完VANTAGE, 但也沒再多嘗試, 因為年關將至, 有點忙碌的整理房間= =… 好在今年過年, 並沒跟2010年一樣的去環島旅行, 到時候可以好好的再來玩一下…
ASUS MAXIMUS IV EXTREME with INTEL第二代CORE i7 – 2600K完整測試到一個段落, 接下來應該會有一篇極限測試, 敬請期待, 謝謝收看.

2#
Mio 發表於 2011-1-25 19:00:12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期待好久了!感謝大大了~
期待下一篇的極限測試(會上LN2媽!?
3#
my3cstyle 發表於 2011-1-25 21:52:20 | 只看該作者
恐怖的版子阿
USB3.0一大排
4#
knighter9999 發表於 2011-1-26 00:22:57 | 只看該作者
為何沒有單獨拍  敗家之眼   = =
這次的敗家之眼會亮燈嗎 ?? XD
5#
yutil 發表於 2011-1-26 01:09:01 | 只看該作者
漂亮得像藝術品~~讚啦
6#
make.believe 發表於 2011-4-18 08:45:50 | 只看該作者
為何沒有單獨拍  敗家之眼   = =
這次的敗家之眼會亮燈嗎 ?? XD
knighter9999 發表於 2011/1/26 00:22



    不亮燈就不叫敗家之眼啦..嘿嘿
7#
JochenPeiper 發表於 2011-5-13 13:57:37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sharing
8#
Cyanite 發表於 2011-5-30 01:56:1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的測試與分享!
9#
wu.hn8401 發表於 2011-9-23 19:11:10 | 只看該作者
ROG的MAXIMUS IV EXTREME 真華麗!關配件就一大堆,看了就頭暈!
待看測試囉~是否以眾不同的特異功能。
10#
wu.hn8401 發表於 2011-9-30 12:24:4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終於(MAXIMUS IV EXTREME 搭配INTEL Core i7 - 2600K )開箱測試囉~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5-30 15:39 , Processed in 0.193106 second(s), 65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