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erju 發表於 2009-7-9 00:26:26

全電動車美夢太遠 歐洲車廠改善傳統引擎先

沉寂了數年之後,德國汽車產業有不少廠商再度展開混合動力與全電動車的引擎開發;不過壞消息是,該產業要脫離低迷景氣恐怕還有好長一段時間。

在月初一場於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參與者包括汽車OEM廠與一線零組件供應商的會議上,各廠商幾乎都打算投入各種形式的替代性引擎或能源技術開發。而這些年來,歐洲汽車產業──特別是德國的──總被批評在混合動力車輛(HEV)技術領域睡過頭。


在該場會議中,「永續性」成為基調;車廠福特(Ford)歐洲分公司的客服部副總裁Bernhard Mattes表示:「在未來,零排放車輛將會是我們的商用車基礎。」福斯(Volkswagen) 執行長Martin Winterkorn、一線零件廠Continental執行長Karl-Thomas Neumann也有相似的聲明。


但車輛電氣化還有許多障礙有待克服;所有的產業專家都同意,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催生電動車所需的技術都未達到成熟階段。尤其是在可靠度、可耐受性、安全性(指電池)以及行駛距離等方面,未來的電子傳動零件或電動車的性能表現與傳統車輛相較,都缺乏競爭力。


這類包括控制用電子元件等零組件的開發,還需要數年的時間;因此傳統引擎還將至少主導2~3個車款世代。考量到電動車或HEV終將被大眾廣泛接受的長久等待期,汽車產業認為改善傳統引擎的燃油效率與排放量,也是具有高市場潛力的作為。


如德國飛雅特(FIAT)執行長Manfred Kantner就透露,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具備創新燃料混合(fuel-mixture)動力技術的引擎;該技術命名為MultiAir,將在九月份舉行的09年法蘭克福車展(IAA 2009)上發表。


利用諸如獨立電子閥門控制(electronic individual valve control),以及電動液壓閥門驅動器(electro-hydraulic valve drives)等技術,飛雅特聲稱可顯著改善汽油燃燒過程(combustion process),並使油耗降低25%。


其他廠商也認為傳統引擎距離末日還遠得很,大多數開發中的新技術主要與電子控制相關,而且都試圖讓汽車系統更智慧化。包括引擎縮小化、雙渦輪增壓(double turbo charging),以及啟動/停止系統(start-stop system)等,都能改善燃油效率與排放量。


還有可變式閥行程(variable valve travel)、電子化散熱管理或電子化績效地圖式油泵控制等,也都是讓傳統汽油引擎更有效率、並使其排放量達到HEV水準的方法。Bosch集團的汽車技術業務部門總經理Bernd Bohr並指出:「內燃機引擎又回來了。」

原文:German automotive industry embraces e-car, but . . . ,by Christoph Hammerschmid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電動車美夢太遠 歐洲車廠改善傳統引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