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foxs 發表於 2023-6-22 13:39:45

透心涼! Sharkoon 旋剛 M30 RGB 開箱 | 簡約大氣、良好擴充性



從 Sharkoon M30 RGB 的尺寸可以看出這款機殼面向主流玩家,採用常見的下置電源的中塔結構,支援最大 E-ATX 主機板,7 槽 PCIe,2 槽直立 PCIe,前面安裝水冷+風扇後顯卡支援長度約 35cm,支援最多 4 顆 2.5 吋與 2 顆 3.5 吋硬碟,對於多數遊戲玩家來說絕對夠用,正面網孔面板一看就很涼,將發熱大戶吹個透心涼不成問題。


規格
材質:鋼板、鋼化玻璃
顏色:黑
尺寸:457 x 220 x488 mm
淨重:7.2 kg
主機板相容性:ATX / E-ATX
前 I/O 連接埠:1 x USB 3.2 Gen 2 Type-C、2 x USB 3.2 Gen 1、3.5mm耳機孔、開機鍵、重啟鍵、開機硬碟指示燈。
PCIe 擴充槽:7
儲存空間:2 x 3.5\"、4 x 2.5”
預裝風扇:1 x 12cm PWM風扇(前)、1 x 12cm ARGB PWM風扇(後)
風扇:上 3 x 120mm、後 1 x 120mm、前 3 x 120mm
冷排:上 360mm、前360mm
CPU 散熱器高度:172mm
顯示卡長度:380 mm
電源供應器:220 mm
防塵濾網:前部、上部、底部(電源進風口)


M30 RGB開箱

Sharkoon 旋剛身為老牌 PC 廠商,產品覆蓋機殼、電源供應器和散熱器,另外也有跨足電競外設,例如鍵盤、滑鼠、電競椅等相當豐富。

M30 系列機殼分為 M30 black 和本次開箱的 M30 RGB,M30 black 是無側透版本,內附 2 顆無光 12cm PWM 風扇,售價 1790 元,M30 RGB 版本則是玻璃側透,內附 1 顆  ARGB 風扇和 1 顆無光 PWM 風扇,售價 2390 元。

Sharkoon M30 RGB 正面為網孔面板,以圓角過渡到兩側,為內部零件提供充足的氣流,使用無打孔鋼化玻璃透過 2 顆手擰螺絲與卡榫固定,降低破裂風險,電源倉也開孔方便展示電源供應器。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jpg
▲Sharkoon M30 RGB 外箱。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jpg
▲正面網孔面板。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jpg
▲Sharkoon M30 RGB 採用側透玻璃。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0.jpg
▲無打孔玻璃與手擰螺絲。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1.jpg
▲卡榫與無打孔玻璃。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5.jpg
▲下置電源、7 槽 PCIe、2 槽直立 PCIe。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6.jpg
▲鋼板背板。



前面板為塑膠材質,卡扣固定,稍微用力即可拆下,內部還多配一層防塵網。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1.jpg
▲前面板與防塵網。



頂部配有防塵網,IO 配置相當齊全,有開機鍵、重啟鍵、2 個 USB3.0、1 個 Type-C、開機指示燈、硬碟指示燈和耳機麥克風接口。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7.jpg
▲機殼頂部。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8.jpg
▲頂部 IO。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8.jpg
▲機殼 IO 線材。



底部電源下方有通風孔,並且配備抽拉式防塵網。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9.jpg
▲底部防塵網。



內部結構為下置電源佈局,支援前置或上置 360mm 水冷,172mm CPU 散熱器,附贈一顆 ARGB PWM 風扇與一顆無光 PWM 風扇,電源倉上方也預裝螺絲供 2 顆 2.5 吋硬碟使用。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2.jpg
▲機殼內部佈局。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2.jpg
▲預留 2.5 吋硬碟托盤安裝位。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3.jpg
▲預裝在前面的無光風扇。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4.jpg
▲預裝在尾部的 ARGB 風扇。



Sharkoon M30 RGB 背板走線空間約 2cm,算是剛好夠用,附贈一個 1 分 4 的 ARGB HUB,主機板背面位置有 2 個 2.5 吋硬碟架,底部有一個抽拉式 3.5 吋硬碟架,如果要裝 2 顆 3.5 吋硬碟,另一顆需鎖在硬碟架上方。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5.jpg
▲機殼背面。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6.jpg
▲走線空間。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7.jpg
▲1 分 4 ARGB HUB。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8.jpg
▲2 個 2.5 吋硬碟架。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9.jpg
▲3.5 吋硬碟架。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5.jpg
▲免螺絲設計 3.5 吋硬碟托盤。



Sharkoon M30 RGB 配件包含說明書、貼紙、安裝螺絲、理線帶和顯卡直立擋板。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3.jpg
▲配件一覽。

Sharkoon M30 RGB 機殼安裝實測

Sharkoon M30 RGB 支援最大 E-ATX 主機板,使用 E-ATX 規格的 GIGABYTE Z790 AORUS XTREME 實測會擋住一部分穿線孔,好在機殼提供兩排穿線孔,安裝走線沒有困難。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1.jpg
▲安裝 E-ATX 主機板。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4.jpg
▲安裝標準 ATX 主機板。



Sharkoon M30 RGB 支援前置或上置 360mm 水冷,無法同時安裝,頂部安裝 360mm 水冷時,水管會擋到側邊的風扇,推薦安裝在前面,厚度來到 60mm(含風扇),主流一體式水冷可以輕鬆安裝,另外前面板內側也可以安裝 25mm 厚度風扇。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5.jpg
▲頂部安裝 360mm 水冷。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6.jpg
▲前置 360mm 水冷。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27.jpg
▲安裝 55mm 厚度(含風扇)。



機殼配件提供直立顯卡擋板,PCIe 延長線需自行購買,直立顯卡只有 2 槽,距離玻璃側板較近,不推薦超過 2 槽厚度的顯卡安裝,避免散熱不佳。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1.jpg
▲直立顯卡安裝。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2.jpg
▲安裝標準 2 槽顯卡後剩下的空間。



機殼背面的 2.5 吋與 3.5 吋硬碟安裝都比較容易,硬碟倉上方的 2.5 吋硬碟安裝時線材須朝向側面或前面,比較影響美觀,並且配件只提供 2 組 2.5 吋托盤,裝滿 4 組 2.5 吋硬碟需加購托盤,還是推薦優先安裝在背面。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8.jpg
▲背面 2.5 吋硬碟安裝。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7.jpg
▲3.5 吋硬碟安裝。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6.jpg
▲3.5 吋硬碟走線空間足夠。



本次裝機測試的電源長度 15cm,底部藏線空間只能說剛好,如果超過 17cm 可能要放棄 3.5 吋硬碟架。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3.jpg
▲電源倉空間。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0.jpg
▲組裝完成。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34.jpg
▲背面走線。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1.jpg
▲蓋上玻璃側板之後的效果。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2.jpg
▲開啟ARGB的效果。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4.jpg
▲機殼附贈 ARGB 風扇的效果。

散熱測試

同時使用 AIDA64 FPU 進行 CPU 壓力測試和 Furmark 進行 GPU 壓力測試 10 分鐘,並用 HWiNFO64 紀錄最高溫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12700F
主機板:Asrock Z690 PG Velocita
散熱器:Fractal Design Celsius+ S36 Prisma
記憶體:KELVV DDR5-6200 16G*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Founders Edition
機殼:Sharkoon M30 RG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1H2



在未移除側板的情況下,CPU 最高溫 85 度,GPU 79 度,移除側板後只有 GPU 降低 1.5 度,CPU 溫度未變化,可見正面網板通風良好,散熱能力取決於散熱器本身的效能。

https://p.xfastest.com/~maplefoxs/202304/M30RGB/M30-45.jpg
▲溫度測試成績。

結論

整體安裝過程很順利,穿線孔都比較大,未提供膠墊遮蓋,對於主流玩家來說,好裝、空間利用率高,就是一款值得考慮的機殼,Sharkoon M30 RGB 尺寸不算大,但是主流的 360mm 水冷和 350mm 顯卡都能裝下,正面網板提供充足的氣流為所有零件散熱,IO 接頭也足夠齊全。

Sharkoon M30 Black 的售價1790元,M30 RGB 的售價2390元,產品本身中規中矩,價錢也合理,但是這個價位的選擇相當多,競爭激烈,如果 Sharkoon 能端出更多牛肉,例如附上三顆ARGB風扇,讓消費者有物超所值之感也不錯。

來源: 透心涼! Sharkoon 旋剛 M30 RGB 開箱 | 簡約大氣、良好擴充性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74780-1-1.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透心涼! Sharkoon 旋剛 M30 RGB 開箱 | 簡約大氣、良好擴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