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深舔公子
查看: 31573
回復: 13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MSI SPATIUM PCle Gen5 NVMe SSD 玩家開箱

頭獎:a740828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8810-1-1.html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玩家開箱體

Glorious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高性能的Model D 2專為喜愛 ...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XF]XXL的電腦堡壘,SilverStone Fortress FT02介紹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深舔公子 發表於 2009-12-7 15: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各位應該還記得前年展覽的時候SilverStone推出的”烏鴉”系列倒轉90度煙囪效應型的機殼吧?這個機殼的機構設計在當時來說是相當創新的,它把我們一般認定的擺設方向做了一個很棒的調配,跟傳統的前吸後排設計完全不同。現在SilverStone又把它在做了些改良,並且以鋁以及鋼材質為主設計的Fortress(堡壘)系列推出了代號FT02的產品,這個產品可說是延續烏鴉的精神,它有著比RV02更為成熟的外觀線條,應該說是比較容易獲得大部分主流審美觀念的認同吧。RV02看起來相當具有攻擊性,而FT02則具備了四邊圓角以及穩重的外型,接下來就隨著小弟一起來開箱吧。
怪怪,當實際看到這體積我的確嚇了一跳,收到時快遞還不願意搬上來,因為太大太重了XD。
基本的規格圖,它基本上針對頂級遊戲玩家甚至是伺服器等級的主機來做的設計,之前有網友說它是全鋁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應該說是混合材質,為了達成煙囪效應,所以在下方的部份安置了三個18公分的大風扇,而上方部分則提供了一個12公分的抽風扇。
我拿到的Sample是黑色的版本,前外殼及兩邊側板是鋁質,上方的煙囪蓋則是ABS與鋼材混合,0.8mm的鋼材相當有份量。
前方面板相當簡潔有力,就五個3.5吋Bay而已。
而主要的控制Panel則被移到了上方,它並不算是重視多媒體的機殼,所以只有提供基本的2xUSB2.0以及音源/麥克風接頭。
上後方的煙囪蓋,則全部用鋼網作簍空設計,為了就是完全實現正壓差的煙囪效應。
側板的螺絲都隱藏在這下面,所以第一個要拆的部份就是這個煙囪蓋,如圖所示的往上提起就可以打開。
開啟之後印入眼簾的是那顆12公分排煙扇。
它同時也是控制下方三顆18公分風扇的控制器,具有兩段可調整,轉速為Low:700rpm,Higi/1000rpm,為等等測試效果,所以我都設定在H的位置。
介面卡上方也是簍空設計。
內部總鳥瞰,基本上,它把熱源區分三大部份來處裡,一是前方的硬碟、光碟等等的裝置,二則是主機板、顯示卡、CPU三大熱源,三則是電源供應器的部份。
煙囪的進風風向是從下方吸入冷風來源,不得不說一下,三個風扇開1000rpm,即使內側板有作吸音棉了,其實還是滿大聲的。
但每個風扇都有各自的濾網,這個設計也很不錯,保養來說相對輕鬆一點,煙囪髒了要清理可是個大工程。
它提供了五個ABS材質的硬碟架,雖然不是鋁合金的感覺有點可惜,應該是成本考量的原因吧。
3.5吋免螺絲的開關也做的很不錯,比起其他的免螺絲要堅固多了。整個從上壓下去就是開啟,安裝完光碟機後在推進去就是上鎖。
介面卡的部份考量固定強度的關係還是採用鎖螺絲的設計,關於這點,我相信很多使用者的機殼只要是採用免螺絲設計的,介面卡上蓋經過幾次開啟/關閉後應該已經很容易鬆動了。
為確保冷風來源,底部下方簍空設計。
背面,也許應該改說是煙囪側面了,這裡僅有一個網狀風孔是專給PSU用的。
它同樣也有濾網可獨立拆洗。
另外一側的鳥瞰圖,線材都已經盡量埋在後方,減少整線的麻煩。
底座前後有兩個防滑墊。
配件包的配件也提供給你可重複使用的束線帶。
另外還有一個2.5吋SSD專用的Bay,它鎖的位置是在背後側板的地方,並不適用在那五個3.5吋Bay裡面。
這種等級的機殼跟設計,說明書有必要先看一下,這裡講到了華碩的R2E這張X58頂級主機板,它的尺寸比起一般標準ATX還要在大了1吋,因此一般機殼是難以容身,而我當時測試這張板子也一直都是裸測架狀態,找不到家讓它歸位,現在總算有人想到了。
同時也可以對應到伺服器的雙XEON主機板沒問題。
塔型Cooler也一定ok,而這邊特別提醒你風流的安裝方向一定要朝煙囪口排放。
顯示卡的部份,也計算過了高階顯示卡的長度,這邊還特別說明很多OEM廠自己Layout的風扇因為與煙囪風流造成對流甚至是亂流,所以建議用原廠的Cooler,也就是從I/O方向排出熱風的設計。
三個大風扇銀欣也有對應的改裝品可以更換,好處是多了LED燈會更絢麗。
前後側板內都有加上吸音棉,雖然銀欣有重視這個噪音的部份,不過我個人覺得還不夠,還可以在加強。
這是煙囪蓋的材質,它內側是ABS,外面覆蓋鋼皮,整體質感還不錯。
外觀部分唯一的LOGO,銀黑對比頗有精品質感。
剛好這張板子一直是小弟另外一台工作機的主平台,現在總算可以讓它”有家可歸”了。而顯示卡的部份,由於目前最長卡王5970一卡難求,所以找來了之前寫過的HIS 5870二師弟來擔綱演出。
PSU用這顆七盟的1200W模組化,它的長度也不是普通機殼可以輕易容身的。
首先是PSU安裝,上方一樣用四顆螺絲固定。
後面的冷風口剛好給PSU的主要風扇進冷風。
主機板安裝上去後,來張正視圖可以看到,主機板兩側剩下的空間還算充裕,這張超ATX規格的板子穩穩的安裝在上面。
以CM的V8來當作這次CPU散熱器,不過小弟發現我風向位置裝反了,這是錯誤的示範,正確的話,那個V8字樣要朝向PSU的方向,如此V8排熱風的地方剛好是上面煙囪抽風的位置。
NO.2長卡的5870下去離底部的18公分扇還有空間。
ATI HD5970的長度是34cm,這樣的話,得要把風扇的罩子拆掉才有辦法擠進去了。
裝好後,側板上去的狀態,銀欣另外有販售非透明側板,想看主機狀態或者是LED魔人會比較鍾愛透明側板。
I/O位置,所有的熱風就從這個方向排出。
來開機囉,這是尚未理線的狀態,原則上線材要盡量避開風扇正上方才是正確的。
電源指示燈也是藍色LED。
為了煙囪效應,所以特地準備了乾冰來看看它實際的抽風效果。
乾冰套熱水,瞬間就變成大量的煙霧製造機。
不過發現這一盤的乾冰份量所起的煙霧才剛吸進去就被吹散掉了。
因此改用手動的小皿來裝乾冰。
透明側板很會反光,超難拍出特效,不過煙霧的確是被”抽”進去底部的。
這張可能比較明顯一點。
延續著烏鴉精神的這款Fortress FT02,有著與烏鴉相同的正壓差散熱效果,但卻有不同風味的歐式簡約設計典雅外觀,雖然不是全鋁材質而有點美中不足,不過它實用的散熱設計,簡單易維護的濾網素材,在在都直得頂級玩家們擁有一台。台灣售價方面,查到網路零售價大約7500左右即可擁有,提供給您做個大機殼選擇的參考囉。


14#
rrrrr5r 發表於 2010-8-11 17:21:03 | 只看該作者
3月購機,選購了FT02銀色無側透辦。用了半年,回饋論壇,說下使用體會。

先說優點
當初看中FT02主要是看中其特殊的散熱布局,以及由此而來的靜音潛力,半年用下來可以說在散熱和靜音效果上讓我非常滿意。

我的系統使用I5 750,GIGA Byte的被動散熱9800GT顯卡和西部數據的1T黑盤。CPU散熱器是九州风神 冰刃至尊版。

在實際使用中,在CPU散熱器沒有安裝風扇,機箱底部3個散熱風扇轉速為低的時候,機箱溫度在50度左右;CPU/顯卡滿載時機箱溫度在60度左右。測試的時候是3月,環境溫度20出頭。

由于垂直風道的關系,怕電腦在不使用的時候機箱變成灰塵收集器,所以找片軟玻璃(硅膠玻璃)放在機箱頂部避塵。時間久了懶得開機拿下后就一直放在那,平時使用機箱溫度也不會超過60度。手摸軟玻璃感覺微溫,靠機箱背面的梯形口排熱看來是綽綽有余。

夏季為了加強散熱,將對準顯卡的風扇轉速改為高(軟玻璃仍然不取下),噪音仍然不明顯(3個風扇都設置為高噪音就屬于可以被很容易捕捉;如果都設置為低,刻意留意才能注意到)。可以說空調噪音大于機箱噪音。

在6月的時候打開了機箱查看灰塵情況,3片過濾片有少許灰塵積聚,但機箱內仍然非常清潔。

好話說完說缺點
作為一款高端機殼,FT02做工只能說是差強人意。U型機殼和前面板表面工藝不同,顯得突兀。側板/頂部蓋板都不是鋁材(普通鋼材或鐵材)。我選用的銀色都是涂漆顏色,2次安裝拆卸后在接觸部位就能看出“本色”。

我安裝的ANTEC電源排氣口和機殼的散熱排風口只能有50%重合,這是個嚴重失誤。如果機殼只能配合silverstone自己電源產品未免太過狹隘。所幸我選用的電源功率遠超實際需要功率,所以電源散熱問題不大。另外,機箱留給走背線的空間有些太緊張,多哪怕2mm都會改善很多。

頂蓋拆卸不便(和頂蓋材質不無關系)和拆卸濾塵片不便(需要拆下頂蓋,側板才能拆卸)也是個主要缺點。

總結
對于追求靜音和適當性能系統的朋友來說,FT02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至少對我來說他能實現全被動散熱的目的。

但FT02并不完美,對DIY愛好者和超頻愛好者這類經常拆卸機箱的人來說,FT02有諸多不便之處。

以上。
13#
iiihikaluiii 發表於 2010-3-10 21:57:15 | 只看該作者
正~
頂~
優~

幾乎都符合需求......

7.5張 貴了一點點....
12#
DEEPSUN 發表於 2010-1-7 10:43:5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設計應該有專利,希望可以看到其他廠商也出同樣設計概念的機殼出來~~就有可以比較了
11#
rrrrr5r 發表於 2010-1-4 20:37:31 | 只看該作者
9# rrrrr5r


連接了之後,這些線材要走後方看似像提把的位置啦。那孔絕對夠大~
深舔公子 發表於 2010-1-4 17:23


謝謝回復。

顯示器線比較粗,也比較硬,希望在頂蓋下的轉彎不會太勉強。否則等于把力量吃在DVI/SUB-D接口連接部位上。
10#
 樓主| 深舔公子 發表於 2010-1-4 17:23:11 | 只看該作者
9# rrrrr5r


連接了之後,這些線材要走後方看似像提把的位置啦。那孔絕對夠大~
9#
rrrrr5r 發表於 2010-1-4 14:55:09 | 只看該作者
5# 雪天雲

第八張圖就是正上方的照片囉,主機板I/O位置會在那個12公分煙囪頂的下方。
深舔公子 發表於 2009-12-10 10:41


我好奇的是在連接了顯示器等之后頂蓋能否蓋上?看照片似乎沒有空間能讓頂蓋蓋上的同時連接各種I/O線路。顯示器的連線比較粗大,空間是否足夠?
8#
shine121 發表於 2009-12-12 00:33:26 | 只看該作者
老實說從第一代烏鴉機殼開始
就已經開始注意這種新的散熱方式
但是第一代烏鴉因為是塑膠機殼 缺乏質感所以沒有考慮
但是現在已經出到第二代
著實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7#
coolhandsome 發表於 2009-12-11 20:39: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oolhandsome 於 2009-12-11 20:40 編輯

這台之前期待很久了XD

不過外型其實稍微不是很對自己的胃口

但是那個正壓差的設計還有裡面的大空間

對於要擴充東西來講方便很多

一般小機殼可能擠沒有幾樣東西就..爆了

不過風扇可以控制轉速是不錯

但是聲音上看起來好像還得改進
6#
 樓主| 深舔公子 發表於 2009-12-10 10:41:34 | 只看該作者
5# 雪天雲

第八張圖就是正上方的照片囉,主機板I/O位置會在那個12公分煙囪頂的下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16 17:59 , Processed in 0.127997 second(s), 56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