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作者: shihwolf
查看: 94887
回復: 13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MSI SPATIUM PCle Gen5 NVMe SSD 玩家開箱

頭獎:a740828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8810-1-1.html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玩家開箱體

Glorious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高性能的Model D 2專為喜愛 ...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Thermalright HR-22 - Fanless 王者散熱器

[複製鏈接]| 回復
11#
mercedesm 發表於 2013-10-27 22:32:21 | 只看該作者
很久沒出新的了
終於又有旗艦級的東東了
看看散熱器新旗艦有什麼實力
12#
 樓主| shihwolf 發表於 2013-10-28 14:43:00 | 只看該作者
這邊要說聲抱歉, 因為拍完HR-22產品照後, 相機就借給朋友去參加攝影比賽了.
所以就沒有實測的環境示意圖.
不過所有測試都是在聯力PC-Q33機殼內測試. 並且全程蓋上側版. 單靠一顆後置12cm Fan採用抽風的方式散熱.
(想看實際平台者可以參考小弟對聯力PC-Q33那篇文章)

-------------------------------------------------------------------------------------------------------------

測試平台 :
CPU : Intel Core I7 4770K
RAM : Avexir DDR3 8G x 2
MB : ASUS Maximus VI Impact
VGA : ASUS GTX670 DC mini
Cooler : Thermalright HR-22
Power : FSP AURUM Xilenser
Case : Lian-li PC-Q33


空調室內環境, 環境溫度為26度, 濕度為57%

所有設定為主機版預設, 不做超頻. 3.9G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為66度. (Core Temp) 風扇轉速約1259rpm. 相當安靜.


電壓加至1.35V, 超頻至4.5G, 執行OCCT. 熱平衡約94度, 全程不會頂到100度. (頂到100度就會自動降頻).



因為上一張忘了開AI Suite. 所以在不同時間點複測 1.35V, 4.5G, 熱平衡結果相同維持在94度左右. 但是風扇轉速已破2000 rpm.
有點聲音, 我覺得可以接受. 畢竟是超頻的水平.


最讓人期待的風罩數據出現, 1.35V, 4.5G. 完全相同的設定, 只是加上Thermalright的風罩.
熱平衡溫度降至90~92度左右. 抱歉我忘了開Ai Suite. 所以風扇轉速你可以當成是2000 rpm.



我知道有些朋友喜歡 "真" Fanless. 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我也測了完全無風的烤機測試.
( ROG主板預設值, CPU 以3.9G啟動. 在機殼內蓋上側版. 完全無任何風扇 )
執行OCCT, 大約6分鐘的時候 溫度頂到100度. CPU 開始降頻.


其實3.9G對於4770K來說也算小超了啦. 所以我在把頻率手動設定在3.5G (4770K的標準時脈)
一樣是在"無風帶"的機殼內烤機測試.
這次, 大約在12分鐘的時候, 溫度頂到100度. CPU開始降頻.



我覺得要在"無風帶"生存, 實在太苛刻了. 也剛好 Lain-li PC-Q33的掀背式設計很方便. 所以乾脆來個開放空間測試.
將掀背打開, 平台可以視為開放空間測試. 當然還是"無風帶", 3.5G
果然崩潰的時間點延長了. 大約是在24分鐘才會頂到100度降頻.


因為我還有插顯示卡, 所以上面所有的測試對HR-22來說, 嚴格來說只能算三面散熱. 靠顯卡的面是碰不到冷空氣的.
所以我來個最佳化的測試. 把顯卡也拆了. HR-22真正獨立在開放空間測試效能. "無風帶"測試, 3.5G
是的, 崩潰時間再次的延長. 在27分鐘的時候頂到100度降頻.



結語 :
先討論Fanless, 有的人訂義要完全無風扇達成無風帶才能算Fanless. 但是事實結果即便是完全開放空間也沒辦法壓住4770K的熱情.
所以我個人覺得比較靠譜(可靠)的還是至少要有一顆風扇對機殼內製造對流, 而實測結果機殼封閉空間裡. HR-22獲得了超棒的表現.
我踏入ITX的時間較晚, 沒能跟上先前HR-02的時代. 所以很遺憾沒辦法來個HR-02 對決HR-22. 但是有了新產品, 誰又想要買舊的呢?
至少8根熱管我看起來也比較爽. 所以請別在糾結兩者的效能比較了.

還有一件事在前文未提及的. HR-22散熱器本體會附上風扇固定鋼線. 所以對於還是想要裝顆CPU風扇的朋友. 是絕對沒問題的.
因為使用者手冊忘了提到這鋼線. 實際配件是有的. 所以特別再提一次.

最後要點評了, 很多人對此散熱器的重量有所擔心, 這邊我要講一下. 現在的Socket強度已經比以往強太多了. 早在P4年代.
塑膠Socket, 塑膠扣具, 也有廠商做出全銅的塔型散熱器. 對比現在. 鐵件Socket, Thermalright又有附上自製底版和底座.
強度比起塑膠實在強的太多太多. 並且這次還不是全銅. 實際使用並沒有那麼可怕.
雖然說我是使用PC-Q33水平放置平台. 但其實各位有印象的話, 在PC-Q33之前我用的是Jonsbo U2. 一樣是垂直式放置主板.
從7月我就已經裝好HR-22在U2裡. 使用至10月才將平台換至PC-Q33, 也沒發生任何問題. 所以對於重量我覺得是可以放心的.

散熱效果, 這顆可以稱上單塔的空冷之王了. (ITX領域裡就別討論雙塔流了) 那究竟HR-22和一體式水冷, 該怎麼選擇?
首先還是要講方便程度絕對是空冷大勝的, 而且永遠不用擔心漏水問題. 即便是2013年我還是看到一體式水冷漏水. 導致主板或顯卡短路燒毀.
而有能力賣一體式水冷的廠商, 卻沒有能力包台. 在保固內壞掉, 只會換一體式水冷本體給你. 你燒壞的主板和顯卡, 請自行處理.
光是這點可能我就不會考慮水冷. 更何況如果不超頻的情況, HR-22的表現絕對可以永遠不讓風扇全速轉. 安靜的 1B.

最後是風罩, 其實早期就很多玩家DIY手做風罩, 以求散熱效果的提昇. 經過實測, 確實比沒裝風罩又降了些溫度.
其實為了要裝風罩, 我拆拆裝裝了兩三次. 挺麻煩的. (因為裝了風罩就會讓螺絲刀鎖不到扣具. 所以必須先鎖扣具, 套好風罩. 最後鎖的是機殼風扇)
不過看到實測溫度的表現確實比較好. 我也沒什麼太多怨言. 所以關於風罩這點. 我還是要給Thermalright肯定.
即便HR-22早就準備好了. 因為風罩上市時間不斷延後. 但是這就是廠商對好的產品的堅持. 就看玩家自己如何解讀.
至少我個人很討厭不堅持的廠商. 為了市場時效而出些不完整的產品. 然後產品週期相對變短. 過了幾個月再改版上市. 浪費大家時間.

當然啦, 也有玩家喜歡拿價格來說嘴. 如果你對散熱沒追求, 對靜音沒要求, 那你大可以用CPU原廠的散熱器. 免費!
就是因為有追求, 才想要選用好的散熱器不是嗎? 當然選擇性有很多, 但是最強只有一個. 本來針對最好的東西就是因為製造工藝和研發成本來說就是相對高的.
好的散熱器, 至少能用十年, 不是我要吹, 我也沒有要抱Thermalright大腿. 我的Thermalright XP-90C到現在仍在服役著.
至少超過8年的時間. 我是超頻CPU使用的. Thermalright的製品就是好. 至今沒出任何問題. 早年對於固定風扇採用細細的鋼線有所疑慮.
到現在為止, 我的鋼線也沒有變型. 根本就不輸螺絲固定. 時間證明了一切. 路遙知馬力. 好的產品就是經的起考驗.


By shihwolf
13#
marklin 發表於 2013-11-4 00:35:29 | 只看該作者
看到了詳細的資料 謝謝了
14#
allenliu 發表於 2013-11-5 10:08:01 | 只看該作者
非常詳盡的測試文章喔!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17 19:35 , Processed in 0.087421 second(s), 28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