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港都狼仔
查看: 15286
回復: 5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Micron Crucial T705 Gen5 SSD 玩家開箱體

挑戰極限 再創顛峰無懼的速度正等著您 我們最快的變得更快了無懼的速 ...

A3-mAT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簡約時尚設計 26.3L 微型機箱 [*]側板和頂板採用鋼網設計 [*]可 ...

PURE WINGS 3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PURE WINGS 3卓越效能,安靜散熱 Pure Wings 3 是 be quiet! 的主流 ...

Hydrogon D140 ARGB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Hydrogon D140 ARGB高效能雙塔雙ARGB風扇六導管CPU散熱器 [*]免拆風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蛇吞象Nature 82 400W(DSA400S-C)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港都狼仔 發表於 2008-11-4 02:48: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盒正面,Nature 82及輸出瓦數字樣相當明顯。
外盒背面,以中文說明產品規格、特色,下方還有簡易的電費試算比較。
外盒側面標示各型號機種輸出規格表及轉換效率圖。
另一外盒側面,標示各型號機種於20%/50%/100%各輸出階段下的轉換效率及平均效率。
打開包裝後,電源本體包裝在氣泡袋中避免損傷,其它配件還有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及簡易使用說明書。
後方為六角形網狀散熱出風口,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亦設置於此。
使用與外殼同色系的消光黑散熱風扇護網。
輸出規格標籤,雖有標示3.3V/5V總和瓦數,但重要的12V僅標示各路最大輸出電流,卻未標示總和瓦數。
主要電源接頭、處理器電源接頭及顯示卡獨立電源接頭,提供一組ATX 20+4P接頭、一組ATX/EPS12V 4P+4P兩用接頭、一組PCIE 6P顯示卡電源接頭。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兩組線路提供5個大4P及1個小4P,大4P均採用省力易拔設計。
SATA裝置電源,兩組線路提供4個SATA電源接頭,線路中段處使用直角刺破型接頭,線路尾端使用直式接頭。
除了ATX 20+4P線路外,其他線材均未使用隔離網包覆,走樸實路線。
內部結構圖,採用的是CWT DSA系列結構,因為電路板面積縮小,內部空間顯得較大。
使用的散熱風扇為HA1225H12S-Z 12V 0.58A油封軸承12公分風扇,並透過內部溫控電路控制。
交流輸出插座後方加上額外的Cx電容(黃色)與Cy電容(藍色,被擋住),加強雜訊隔絕,電源線路經總開關後便進入主電路板,開關焊點使用熱縮套管加強絕緣。
主電路板上的EMI濾波電路,輸入端保險絲以臥式固定於電路板上,並未包上熱縮套管,不過附近的突波吸收器(代號ZNR1)有包上熱縮套管,可以在過電壓輸入時維持較久短路狀態,使保險絲能有效熔斷,達到保護電路效果。
APFC及一次側功率級電路,橋式整流器並未加上散熱片,APFC電感以黃色絕緣膠帶包住。
APFC輸出端電容使用松下HC系列400V 330uF 105度電解電容。
功率級一次側的直立電路子板上,裝置CM6800G這顆相當泛用的PFC/PWM整合控制器。
功率級主要變壓器(左)與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右),前者負責各路輸出電能傳遞及轉換,後者則常時供應5V待命電源以及電源供應器自身電路所需電源。
二次側整流濾波輸出電路。
部分線組輸出端接頭使用熱縮套管套住,加強絕緣
除了APFC電容以外,二次側及週邊電路電容均採用SAMXON(三信)及OST(奧斯特)出品的105度電解電容。
12V迴路輸出端使用分流器分割為兩路,並監測各路電流。
電源管理IC使用的是Fairchild的SG6516,提供OVP/UVP/OCP/SCP等各項輸出端保護,於輸出異常時關閉電源輸出並鎖定,以保護裝置用電安全。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樣本系統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Xeon S604 3.4G * 2
主機板:艾威DH800 Server board(875P + 6300ESB)
記憶體:創見1GB DDR400 TCCC * 2
顯示卡:ATI 9800XT 256M AGP
硬碟機:Seagate Cheetah 36G * 2、WD 80G  * 2
其他:風扇8個(12公分5個、9公分1個、8公分2個),直流水冷幫浦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V)、電流(A)以及實功率(W),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VA),並計算功率因數(PF)。
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樣本系統各路直流電流,求出耗用功率。
測試項目:
1.未開機前樣本系統待機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待命耗用功率為1.5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後五分鐘,量測樣本系統輸入交流功率以及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數值,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187W。
3.以Everest Ultimate系統穩定性,勾選所有裝置測試,運行十分鐘,量測樣本系統最高交流輸入功率,並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圖表,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295W。
以電表量測各路電壓及效率結果如下表:
3.3V電壓紀錄圖:
5V電壓紀錄圖:
週邊裝置12V電壓紀錄圖: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圖:
結論:
效率方面,於187W輸出下,效率為84%,當升高至295W時,效率則增加至86%。
輸出水準方面,3.3V電壓在測試開始/結束與測試中均無明顯變化;5V電壓在測試開始時上升14mV,測試中表現小幅跳動;週邊12V變化為60mV,處理器12V端最大壓降為121mV,於測試中輸出電壓呈現上下波動的情形。
噪音方面,使用12公分風扇加上溫控電路控制,啟動時風聲並不大,負載提高後可以察覺聲音逐漸變大。
溫度方面,在測試完成後,電源本體外殼並無明顯升溫,僅靠近電路板的底部外殼有些微發熱現象。
優點:
1.即使是低瓦數,也有不錯的轉換效率。
2.該有的保護機制都在。
缺點:
1.作工較無PSH系列般紮實,二次及週邊電容用料有更好的選擇。
2.裸露線組略顯凌亂。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2#
芒果青 發表於 2008-11-4 12:31:41 | 只看該作者
沒買過蛇吞象
不過近期的機殼和PSU 都漸漸打破對其不好的印象說
不過考慮到轉賣的價值 還是不會列入第一優先考慮
3#
TravisChen 發表於 2008-11-4 14:06:34 | 只看該作者
很少见的DSA系列测试,转换效率确实不错,12V安定性欠佳。
4#
 樓主| 港都狼仔 發表於 2008-11-4 18:44: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ravisChen 於 2008-11-4 14:06 發表
很少见的DSA系列测试,转换效率确实不错,12V安定性欠佳。


因為DSA採用的是5V/12V共用輸出電感,3.3V磁性放大電路降壓調整,不若PSH系列3.3V與5V均使用磁性放大電路調整,且3.3V/5V/12V輸出電感彼此獨立。
5#
TravisChen 發表於 2008-11-4 22:3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港都狼仔 的帖子

不止是这个情况。5V/12V联合取样的电源当中,康舒代工的CoolerMaster Real Power Pro的12V稳定性比这个要好一些。
6#
roychentw 發表於 2008-11-18 11:25:43 | 只看該作者
看起來好像是12V 的輸出濾波作的不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5-30 15:58 , Processed in 0.108265 second(s), 40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