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EnterBox
查看: 5516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Micron Crucial T705 Gen5 SSD 玩家開箱體

挑戰極限 再創顛峰無懼的速度正等著您 我們最快的變得更快了無懼的速 ...

A3-mAT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簡約時尚設計 26.3L 微型機箱 [*]側板和頂板採用鋼網設計 [*]可 ...

PURE WINGS 3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PURE WINGS 3卓越效能,安靜散熱 Pure Wings 3 是 be quiet! 的主流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固態硬碟 SSD] 鎖定 InnoGrit 主控晶片 SSD。TEAMGROUP G70 Pro 2TB PCIe Gen4 x4 SSD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EnterBox 發表於 2024-5-16 19:32:4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TEAMGROUP G70 Pro 是十銓新推出的 PCIe Gen4 SSD,與 G70 Pro 同期推出的還有 G70、G50 以及 G50 Pro。而 G70 與 G70 Pro 兩者標示的讀寫速度相同,差別在於 G70 Pro 多了 DRAM,以及官網上 G70 Pro 可以選擇鋁散熱片或石墨烯散熱的版本,而 G70 只有石墨稀散熱片。此外 TEAMGROUP 還強調其採用 InnoGrit 的方案,甚至提到「鎖定」這樣的詞彙。這次開箱 G70 Pro 來看看它的設計與讀寫速度表現有什麼亮眼的地方。




包裝正面主體色為黑色,可以看到 G70 Pro 是屬於 T-FORCE 電競系列的。這次測試容量為 2TB。包裝背面是產品資訊,以及用 10 種語言顯示的官網連結說明,但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去 key 網址吧 XD 左下方 QRCode 掃描結果也可以導到官網。盒裝上標示 G70 Pro 讀取能達到 7,400MB/s、寫入能達到 6,800MB/s,保固則有五年。另外,下方鏤空設計可以直接看到 SSD 本體上的保固貼紙。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 G70 Pro 本體以及散熱片有用泡殼裝起來,而散熱片的固定螺絲則是放在一個密封袋裡。一般這種小螺絲很容易弄丟,但密封袋的設計就可以將它們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這點我覺得 TEAMGROUP 很細心。




滿特別的是,G70 Pro 是提供散熱片給消費者安裝,而不是預裝。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主機板安裝的方向,決定散熱片的安裝方向,對於願意多花一點錢、想買 TEAMGROUP 的使用者,自行安裝也很簡單。而石墨烯版本的價格比較便宜,更適合大多數人,畢竟現在主機板的自帶散熱片的比例也很高了。散熱模組可以分成四樣,分別為:鋁散熱片上蓋、固定 SSD 的下蓋以及導熱貼片,還有剛剛的四顆螺絲。官方標示 G70 Pro 本體重量為 7g,加上散熱片的話會來到 54g。




與市面常看到鰭片薄且密集的散熱片不同,G70 Pro 的鋁散熱片更像是做成一塊一塊的形式。且本身經過磨砂設計,所以拿在手裡是滿有質感的。




官網標示 G70 Pro 加上散熱片總體厚度為 8.7mm,且因為這個散熱片沒有硬性規定安裝方向,加上有些主機板的 SSD 接口方向不同,總共就會有四種安裝型態。在一些情況下,如果不在乎文字顛倒的話,那散熱片上一大一小的設計還可以剛好吻合主控 IC 和 NAND Flash 的位置。




TEAMGROUP G70 Pro 本體採雙面佈局設計。正面有一顆主控 IC、一顆電源 IC、一顆 DRAM 以及兩顆 NAND Flash,而且正面沒有貼任何產品貼紙,好處是不會影響正面散熱,若要加上主機板的散熱片比較方便。相較有些品牌在正反面都加上阻熱效果的貼紙,撕掉還破壞保固。這種維持正面清爽,能讓散熱貼片直接接觸 IC 的做法,對散熱是比較好的。另外,在 NAND Flash 上有一個 QRCode 很顯眼,上面文字為 DH-240108005–4。




有保固貼紙這面則有一顆 DRAM 和兩顆 NAND Flash。保固貼紙上有產品型號與 S/N 序號,產品型號為 TM8FFHOO2TOC128。




NAND Flash 為長江存儲製造的,型號為 YMN09TC1B1JC6C,TLC 顆粒。




DRAM 是美光的,型號為 7LB75-D9TBK,DDR4 SDRAM,容量為 2GB。




主控為 InnoGrit(英韌科技),型號為 1G5236CAA。TEAMGROUP G70 Pro 2TB 官網標示有 1,480TBW,而同系列 512GB 為 370TBW、1TB 為 740TBW、4TB 則為 2960TBW。對比 G70 與 G70 Pro,兩者每個容量的 TBW 都是相同的。




這次測試使用 TEAMGROUP G70 Pro 附的鋁散熱片,整機規格如下:

CPU:Intel Core i5–12400
Cooler:ID-Cooling IS-40X v2
MB:ASRock B660-ITX
RAM:Predator Vesta RGB DDR4 3600 16GB x2
Graphic:CPU integrated UHD Graphics 730
SSD:ADATA XPG SX8200 Pro 2TB
OS SSD:TEAMGROUP MP33 512G
PSU:CWT GPT500S-A 500W
Chassis:ASRock DeskMeet B660
Monitor:ViewSonic VA1932WMA
OS:Microsoft Windows 11 22H2




在 CrystalDiskInfo 中,韌體為 3.g.J.LS,介面為 NVM Express,而傳輸模式則為 PCIe Gen4 x4。




首先,在 CrystalDiskMark 中,設定測試為 5 次 4GiB,在最佳效能設定下,讀取來到 7,128MB/s,寫入則為 6,747MB/s,幾乎接近理論值。在隨機 4K 方面,讀取為 1,002K IOPS,寫入為 990K IOPS。混合讀寫方面,速度也有 5,592MB/s。




再來,同樣是 CrystalDiskMark,改為真實世界設定下,讀取變為 3,015MB/s,寫入則變為 5,147MB/s。可以看到讀取下降的幅度很大,約為最佳效能的 42%。混合讀寫方面,效能來到 2,284MB/s。最後在隨機 4K 測試上,讀取為 19K IOPS、寫入約為 80K IOPS、混合讀寫則是 24K IOPS。




在 ATTO Disk Benchmark 中,讀取最高速度有到 6.64GB/s,寫入最高則來到 6.34GB/s,並且在 64KB 後讀寫都有穩定維持在 6GB/s 以上,除了最後 48MB 與 64MB 處有掉下來一些,有可能是溫度的影響。




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中的 Linear Read,循序讀取速度平均為 5,456MB/s。圖形的起伏較多,在 53% 左右則有一個較明顯的下降。最高與最低速度相差約 1,109MB/s。




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中的 Linear Write,一開始速度大概落在 5,450MB/s 附近,接近 20% 時可能受到溫度影響開始劇烈浮動。在 30% 到 45% 這區間寫入速度約在 1,300MB/s~2,037MB/s。45% 時又撞到一次溫度牆而往下掉,所以從 45% 到跑完寫入速度約在 650MB/s~1,200MB/s 之間跳動。總耗時約 41 分鐘。




從上面測試數據發現溫度對於 G70 Pro 的效能表現影響滿大的,為了驗證想法,我把散熱片拆掉然後再跑一遍 CrystalDiskMark。在最佳效能設定下,讀取沒影響,但寫入便下降到 4,591MB/s,對比有散熱片下降了不少。混合讀寫方面,也只剩下 1,180MB/s。畢竟 PCIe Gen4 x4 都有一定溫度,建議使用上要裝散熱片,不管是 TEAMGROUP 散熱片還是主機板的散熱片都會有所幫助。




TEAMGROUP G70 Pro 2TB 在 PCIe Gen4 x4 的 SSD 裡價格算中上,但讀寫速度是不錯的,加上它是 TLC 顆粒,所以能夠作為遊戲碟、系統碟使用。官網上 TEAMGROUP G70 Pro 除了鋁散熱片版本外,也有石墨稀散熱片版本可以選擇。另外 TEAMGROUP 文宣也強調 G70 Pro 的主控 IC 鎖定 InnoGrit,由廠商直接強調不更換主控 IC 廠商,倒是滿新鮮的作法,也或許有機會開始慢慢改變市場,改變一個型號下多個版本的情況,讓消費者在選擇上更加方便、透明,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和方向。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1 13:51 , Processed in 0.083023 second(s), 35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