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qxxrbull
查看: 14287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Uniface RGB機殼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性能即是一切 與 Uniface RGB 中塔機箱探索效益和性能的完美平衡, ...

T5 EVO 移動固態硬碟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自信無懼 生活帶著你遨遊四方。高性能的 T5 EVO 在工作、創作、學習 ...

ZOTAC 40 SUPER顯示卡 玩家開箱體驗活動 --

頭獎 dwi0342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6366-1-1.html ...

FSP VITA GM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符合最新 Intel ® ATX 3.1電源設計規範 [*]遵從 ATX 3.1 推薦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主機板區 MOBOs] ASUS PRIME H470M-PLUS 開箱測試 / 市場上少見的 M-ATX H470 主機板好選擇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xxrbull 發表於 2020-8-20 10:13:0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市場上 Intel 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來說,H470 晶片組的選擇上的確相對少些,尤其是 M-ATX 尺寸的幾乎是相當少見,華碩這回推出了 PRIME H470M-PLUS 這張主機板,讓想要選擇 M-ATX 尺寸的 H470 主機板的用戶們能夠選擇。

由於搭載了 H470 晶片組,本體上支援了原生的 USB 3.2 Gen 2,對於有需要使用高速傳輸介面的用戶而言,在相對較低的預算下的選擇方面來說,PRIME H470M-PLUS 相信可以滿足用戶對於這方面的選擇。

產品規格一覽 :
尺寸:M-ATX (24.4cm x 24.4cm)
支援處理器類型:10th Intel Core / Pentium / Celeron
處理器腳位:Socket 1200
晶片組:Intel H47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擴充插槽:1 x PCIe 3.0 x16 (x16 by CPU)、1 x PCIe 3.0 x16 (x4 by PCH)、2 x PCIe 3.0 x4
儲存埠:5 x SATA 6Gb/s、1 x M.2 Max Type 2280、1 x M.2 Max Type 22110 (by H470 PCH)
有線網路:Intel I219V 1GbE
音訊:Realtek ALC 887 Audio Codec
後方 USB 埠:2 x USB 3.2 Gen 1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C)、2 x USB 2.0
前方 USB 埠:2 x USB 3.2 Gen 1 19 Pin 前置插座、2 x USB 2.0 9 Pin
內顯輸出 : DP、HDMI、DVI


ASUS PRIME H470M-PLUS 開箱 : PRIME 定位,穩定可靠平價的產品線

外包裝方面,PRIME H470M-PLUS 採用黑藍色的配色設計,正面並有著產品本身的圖片,在台灣所購買的記得上網註冊四年保固,背面則是基本的規格講解解說,整體而言確實與主打平價穩定的產品線風格相吻合。






↑ 外包裝一覽。


PRIME H470M-PLUS 為 M-ATX 尺寸,具備兩根 PCI-E x16 插槽,分別為走 CPU 的 x16 與走 H470 PCH 的 x4,SATA 插槽的部分僅有搭載 5 個,若第二根 M.2 插有 SATA 通道的裝置,則會與 SATA6G_1 產生干涉,SATA 的部分採用四個 90 度與一個直立式的設計。


↑ 主機板外觀。


↑ SATA、第二根 M.2、PCH 散熱片特寫。


CPU 供電位置的散熱片方面,有覆蓋至部份 VCore 與 VCCSA 的 MOSFET 上,畢竟產品定位的因素,散熱片與供電部分並沒有採用特別龐大的設計。


↑ VRM 散熱片。


在第一根主要的 PCI-E x16 插槽具備金屬加固設計,安插較重的介面卡能夠得到更完善的防護。


↑ 相關插槽特寫。


雖然定位上相對平價,但是在前 USB 3.2 Gen1 19Pin 的部分也具備兩組總共四個,比起多數主機板僅有給 1 個前 19 Pin 來說更加豐富。


↑ 前 USB 3.2 Gen1 19Pin。


↑ RGB Header 的部分僅有一個 +12V 4-Pin,位於底部。


後 I/O 一覽,共計 2 個 USB 2.0、2 個 USB 3.2 Gen 1、兩個 USB 3.2 Gen 2 (其中一個為 Type-C),影像輸出包含 DVI-D、HDMI 與 DP 三種規格、有線網路孔位、鍵鼠 PS/2 這些。


↑ 後 I/O 一覽。


配件部分,包含基本的說明書、光碟、2 條 SATA 線材、信仰貼紙。


↑ 配件一覽。


ASUS PRIME H470M-PLUS 用料一覽 : 6 + 1 相設計,規格足夠、符合定位

前面已講解 ASUS PRIME H470M-PLUS 大致上的規格、外觀等設計與特色,接著我們將散熱片移除,以進一步分析主機板上的用料與電路等細節。




↑ 散熱片移除後,主機板正反面一覽。


在 CPU VRM 供電方面,PRIME H470M-PLUS 整體算是平價的定位,供電配置方面在 Vcore、VCCGT、VCCSA、VCCIO 採用了 6+1+1+1 相供電的設計。

主要 PWM IC 採用華碩自家的 ASP1400CTB 控制器 (有可能是 RICHTEK 或 Infineon IR 為華碩客製化的產品),並控制主要 VCore 與 VCCGT,VCore 每一相皆採用 uPI QN3104 + QN3106 1H2L 配置,VCCGT 每相則是 uPI QN3104 + QN3106 1H1L 配置,Gate Driver 皆為 OnSemi NCP81080,並且皆於後方配有 0.47μH 的電感,每相對應一組。

VCCSA 採用一相供電設計於 Vcore 一旁,採用 uPI QN3104 1H1L 配置,同樣也配有 0.47μH 電感,PWM IC 與 Gate Driver 採用 RICHTEK RT8125DGQW。VCCIO 則是設計於下方,以整合 PWM IC、HS、LS、Gate Driver 的 Ti TPS51396A 負責,另外本張板子並沒有 VCCIO_2 的設計,因此理論上無法支援 11 代 Rocket Lake-S 的 CPU。


↑ 相關供電布局一覽。


↑ 供電元件特寫。


CPU EPS 採用單 8 Pin 設計,一旁還具有電感做出初步的濾波,為後端供電提供更好供電品質。


↑ CPU EPS 與其 +12V 輸入電感。


記憶體供電方面,主要 VDDQ 採用 1 相供電,PWM 與 Driver 的部分推測應採用 uPI uP1540P,MOSFET 則是皆採用 uPI QN3104 1H2L 配置,VTT 則是採用 RICHTEK RT9088A 方案,位於 ATX 20+4 Pin 旁,VPP 則是採用 Ti TPS54328 方案。


↑ DRAM VDDQ、VTT。


↑ DRAM VPP。


有線網路晶片採用 Intel i219V 1GbE LAN。


↑ Intel WGI219V 1GbE LAN。


↑ 環控晶片採用 Nuvoton NCT6798D。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 887 音效晶片,並搭配日系 NICHCON 音效專用電容。




↑ 音效布局 / 元件一覽。


↑ 音效切割線背後也種有數顆橘色的 LED 燈,能夠從音效切割線上通透出橘色的燈效。


內顯 HDMI 的部分具備有 ASMedia ASM1442K 作為 HDMI 的電平轉換 (level shift) 元件,相較於使用分離式 MOSFET 的做法,能夠提供板載 HDMI 更穩定的影像輸出。


↑ ASMedia ASM1442K Level Shifter。


為了確保訊號可靠性,後方兩個 USB 3.2 Gen 2 採用 Diodes PI3EQX1004B 做為 ReDriver IC,而 Type-C 部分具備 ASMedia ASM1543 作為 Type-C CC 邏輯控制器。


↑ 兩枚用於後方 USB 3.2 Gen 2 ReDriver IC、ASMedia ASM1543 Type-C CC 邏輯控制器。


BIOS SPI Flash 採用 MXIC MX25L12872F,單顆容量為 16 MB,並且具備 SPI TPM Header,可以讓用戶連接相關的加密狗模組。


↑ BIOS 晶片與 SPI TPM Header。


Intel H470 PCH 晶片組與其供電電路 (橘框) 特寫,主要供電採用一枚 Ti TPS51396A 轉出約 1.05V 供給 PCH 運作所需主要電壓使用。


↑ PCH 晶片組與其主要供電特寫。


ASUS PRIME H470M-PLUS BIOS 介紹 : 可手動設定 PL,效能一樣能夠解鎖

在 BIOS 方面,介面上當然是延續華碩慣用的圖形化風格,此外應該也是產品定位的因素,預設上並沒有像是 Z490 高階主機板有著首次開啟給予用戶選擇解除限制 PL 的設計,當然用戶一樣可以進入相關選項手動設定 PL 相關參數,獲得更好的效能。


↑ EZ Mode 一覽,可以簡單調整像是硬碟開機順序、風扇設定、XMP 等等地方,XMP 的部分受制於 H470 晶片組因素,縱使記憶體 XMP 時脈超過 2933,一樣最高會採用 2933 運行。


↑ Q-FAN 控制。


↑ 按下 F7 可進入進階模式。


Ai Tweaker 頁面中,可針對 CPU、RAM 等等進行一些頻率與電壓的調整,此外也能針對 VRM、PL 等等的部分進行調整。


↑ Ai Tweaker 基本設定。


↑ Ai Tweaker PL 相關參數設定。


↑ Ai Tweaker DIGI+VRM 設定。


↑ Ai Tweaker 電壓詳細設定。


進階選單內可針對內建裝置進行相關設定。


↑ 進階選單。


↑ 硬體監控。可以實時查看風扇轉速與電壓。


↑ 開機選單功能。


↑ 工具頁面中的 EZ Flash 3 可進行 BIOS 更新,這裡也能進行 SSD Secue Erase,此外底下也能設定 Armoury Crate 首次安裝提醒是否該開啟或關閉。


ASUS PRIME H470M-PLUS 軟體介紹 : Armoury Crate 提供完善燈效控制與驅動更新

附加軟體方面,華碩在 PRIME H470M-PLUS 一樣具備 Armoury Crate (AC) 系統控制軟體,內部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 AURA SYNC 燈光同步功能。並且可進行驅動、工具軟體進行更新等等操作。


↑ 首次進入系統預設會詢問用戶是否要下載與安裝 Armoury Crate。




↑ Armoury Crate AURA SYNC 軟體設定頁面一覽。


↑ Armoury 驅動、工具程式更新設定頁面一覽。


AI Suite3 軟體則集合一些 VRM、監控、風扇調整等功能,玩家可透過軟體相關設定,內建 Fan Xpert 4 更可控制風扇轉速等功能。






↑ AI Suite3 頁面一覽。


ASUS PRIME H470M-PLUS 效能測試 : 可以滿足高階 CPU 的設計

效能測試方面,處理器使用 Intel I9-10900K 這顆高階的 CPU,記憶體的部分設定上採用記憶體內建的 XMP Profile : DDR4-3600 MHz CL14 (由於平台限制僅能運行於 DDR4-2933),並搭配 NVIDIA RTX2080Ti 顯卡與 360mm 的水冷散熱器。

本次測試僅調整 BIOS 中 XMP 欄位,其餘皆保持預設狀態,文章末端將會有解除 PL 限制與 CINEBENCH R20 跑分的情況。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I9-10900K
CPU 散熱器:Corsair H150i PRO RGB 一體式水冷
主機板:ASUS PRIME H470M-PLUS
記憶體: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顯示卡:GALAX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
系統碟:Seagate FireCuda 520 2T
電源供應器:Antec HCG Extreme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64bit
顯示器 : ASUS ProArt PA248Q (解析度手動調整至 1920x1080)


CPU-Z 一覽,可一覽平台資訊,處理器為 Intel I9-10900K,代號 Comet Lake,採用 14nm 製程,有著 10 核心 20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US PRIME H470M-PLUS ;記憶體為雙通道 8Gx2 DDR4;顯示卡搭配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另外也有內建 CPU Benchmark。


↑ CPU-Z Benchmark,單核 585.3 分,多核 7117.0 分。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一覽,記憶體使用 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記憶體兩條,運行於 DDR4-2933 CL 14-15-15-35 的參數下。


↑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讀取 43530 MB/s、寫入 42293 MB/s、複製 40019 MB/s、延遲 50.4 ns 的表現。


CPUmark99 測試,主要測試處理器單執行續的運算能力,分數為 876 分。


↑ CPUmark99 單核效能。


CINEBENCH R15 與 R20 是基於以 CPU 進行圖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測試項目,10900K 在 R15 版本測試可達到 2347 cb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0 版本更有著 5427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為 212 cb、475 pts。


↑ CINEBENCH R15 與 R20 測試。


7-ZIP、WinRAR 以多核心進行壓縮與解壓縮性能測試,性能分別為 87669 MIPS 與 36985 KB/S。


↑ 7-ZIP 20.00 alpha 效能測試。


↑ WinRAR 效能測試。


Corona Benchmark、V-Ray Benchmark 兩者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並以完成時間、單位時間渲染量為評比指標。


↑ Corona Benchmark,總花費時間為 84 秒。


↑ V-Ray Benchmark,性能為 16350 ksamples。


影音轉檔方面分別採用 X264 與 X265 FHD Benchmark,10900K 於 X264 項目中有著 62.06 fps 的表現,而 X265 則有著 46.16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PCMark 10 Extended 主要以衡量整機整體的性能作為綜合評估標準的測試,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使用情境,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 LibreOffice 進行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進行測試,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內容進行。

10900K 搭配 NVIDIA 2080Ti 獲得了總分 9920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0263 分,生產力則有 8708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項目獲得 12626 分,遊戲方面則是獲得了 23199 分。


↑ PCMark 10 Extended 詳細分數一覽。


遊戲效能方面以 3DMark 進行,搭配 NVIDIA 2080Ti 顯示卡進行測試,在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8517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2440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我們同時也將前述提到的 PL 進行解鎖設定,參數為將 CPU 核心/快取電流設定為最高 (255.75 A)、PL1 (長時間功耗) / PL2 (短時間功耗) 都設定為最高 4095,電源時間窗 448 Sec。


↑ PL 解鎖設定。


↑ CINEBENCH R20 單核與多核項目分別提升至 6191 與 500 pts,相較於原本 5427 與 475 pts 增加 14% 與 5.3%。


ASUS PRIME H470M-PLUS 心得結論 : H470 M-ATX 平價裝機首選

華碩這次推出的 PRIME H470M-PLUS 這張主機板,整體的用料上算是中規中矩,符合 PRIME 系列的產品線定位,在效能測試上雖然沒有像是諸多高階 Z490 主機板一樣給予 Power Limit 解鎖的選項甚至是預設解鎖,畢竟該產品的定位主要也是以平穩使用為主,當然用戶仍然可以手動調整相關參數獲得解鎖後更強勁的效能。

此外在一些細節上也能夠看到這張板子的定位特色,例如採用 HDMI Level Shifter 晶片的設計,如果使用 CPU 內顯的用戶相較於一些高階板卡比較不強調這部分而使用的是分離式 MOSFET 的方式處理,相對上應該能夠比較更穩定的提供內顯輸出畫面,同時網路晶片上也是選用 Intel LAN,這當然也是相對可靠選料方向,對於想要選擇一張平價裝機、M-ATX 尺寸大小的 H470 主機板的用戶來說,華碩這張 PRIME H470M-PLUS 可以說是一張好選擇。

來源: ASUS PRIME H470M-PLUS 開箱測試 / 市場上少見的 M-ATX H470 主機板好選擇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4-28 14:44 , Processed in 0.825943 second(s), 67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