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yuntop
查看: 23556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Uniface RGB機殼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性能即是一切 與 Uniface RGB 中塔機箱探索效益和性能的完美平衡, ...

T5 EVO 移動固態硬碟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自信無懼 生活帶著你遨遊四方。高性能的 T5 EVO 在工作、創作、學習 ...

ZOTAC 40 SUPER顯示卡 玩家開箱體驗活動 --

頭獎 dwi0342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6366-1-1.html ...

FSP VITA GM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符合最新 Intel ® ATX 3.1電源設計規範 [*]遵從 ATX 3.1 推薦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盡守本分最佳模範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機殼開箱 / 溫度顯示面板超方便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yuntop 發表於 2023-7-13 14:13:2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Antec-Performance-1-FT_774x300.jpg


Antec 全新 Full-Tower 全塔機殼 Performance 1 FT 有著低調質感前面板,頂部設置的系統溫度顯示面板可單鍵切換顯示溫度,使用者可以快速且直觀的隨時檢視處理器或顯示卡當前溫度,內附四個 Storm T3 PWM 風扇搭配網孔散熱設計,為機殼內的 E-ATX 主機板、400 mm 顯示卡、175 mm 風冷塔散等硬體,帶來充足且足夠的散熱性能。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機殼規格:
尺寸:522 (長) x 230 (寬) x 522 (高) mm
顏色:黑
材質:塑料、鋼材、鋼化玻璃
主機板:E-ATX、ATX、Micro-ATX、Mini-ITX
CPU風冷:175 mm
顯示卡:400 mm
電源供應器:245~440 mm
風扇安裝位(前+上+後+電源艙):140 mm 3+3+0+0、120 mm 3+3+1+3 個
水冷排支援性:前方 420/360 mm、上方 360/280 mm、後方 120 mm
上方 I/O 埠:USB 3.0 x2、USB Type-C 10Gbps x1、HD Audio、顯示面板切換鍵
硬碟與儲存槽:三個 2.5 吋、兩個 2.5/3.5 吋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機殼開箱

今年 Antec 旗下的新款全塔機殼 Performance 1 FT 討論度可以說是相當熱烈,機殼命名型號 Performance 1 FT 的字尾“FT”,代表著 Full-Tower 全塔式機殼的意思。

雖說 Performance 1 FT 屬於全塔機殼大小規格,但其長寬高 522 x 230 x 522 mm 的尺寸,與近年其他的全塔機殼相比並不算是很大也不會很佔據太多空間,實際上所使用到的體積甚至可以歸類為「胖一點點的中塔尺寸」,在原價屋等銷售通路當前定價為新台幣 4490 元,在全塔機殼中也很少見有這樣價位的選擇。


∆ Antec Performance 1 FT 長寬高為 522 x 230 x 522 mm,在全塔機殼中算是小隻佬。


機殼前面板使用灰色垂直格柵造型裝飾,格柵底下由多個直徑 Ø1.2 mm 的網孔排列組合,形成最佳散熱形式的同時也能最大化防塵性能,塑膠與金屬材質的網孔前面板由磁吸式固定方便拆裝,但由於內部沒有額外單獨可拆式防塵濾網,筆者會建議在拆解前面板清潔時使用乾布擦拭即可。


∆ 網孔格柵前面板,由直徑 Ø1.2 mm 的網孔帶來最佳進氣性能。


∆ 前面板由磁吸固定,沒有其他的防塵濾網。


∆ 底部設有前抽式防塵濾網,讓下置式電源供應器運作時能減少進塵量。


機殼左右雙面都搭載 4 mm 厚度的玻璃側板,微黑的玻璃側板會讓內部硬體細節稍微低調一些,側透主要由後方手轉螺絲與內部卡扣固定,並搭配後方撥塊向外開啟玻璃側板,底部設有簡易的防脫落溝槽設計避免摔破問題。


∆ 4 mm 鋼化玻璃側板。


∆ 後方手轉螺絲以及撥塊。


後方支援 120 mm 的風扇或水冷排安裝,Antec 在出廠時已經在 Performance 1 FT 的後方安裝一個 12 cm Storm T3 PWM 風扇了,下方則是 8 Slot 無橫桿 PCIe 安裝擋板,可重複使用且無橫桿的 PCIe 安裝區塊沒有原生顯示卡直立安裝設計。


∆ 機殼後方支援 12 cm 散熱安裝、8 Slot PCIe 安裝位置。


∆ 下置式電源安裝安裝位置。


∆ 旁邊設有整線溝槽,搭配魔鬼氈束線帶幫助整理主板後方 I/O 線材。


機殼上方設有開孔金屬上蓋以及系統 I/O 埠,機殼 I/O 提供了複合式音源孔、2x USB 3.0、USB Type-C 10Gbps、顯示面板切換鍵,且考量到機殼 I/O 埠是朝上設置的,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自然落塵進入的問題,Performance 1 FT 也提供軟橡膠防塵塞來避免進塵接觸不良等問題。

上蓋底下有額外磁吸式防塵濾網減少落塵進入內部,機殼上方風扇安裝位置支援 3x 140 / 120 mm 風扇以及 280 / 360 mm 水冷安裝,鎖孔安裝位置也有向外偏移避免水冷去卡到線材,可拆式支架在安裝水冷也會方便許多。


∆ 開孔金屬上蓋。


∆ 2x USB 3.0、USB Type-C 10Gbps、顯示面板切換鍵,且附贈防塵塞相當貼心。


∆ 磁吸式防塵濾網。


∆ 可拆支架支援 3x 140 / 120 mm 風扇以及 280 / 360 mm 水冷安裝。


主機板背面的藏線空間設有兩塊遮線擋板並提供最深 3 cm 整線深度,兩塊擋板由兩個螺絲與斜入性溝槽固定,可以幫助上方 I/O 埠與主機板供電線材遮醜,若你是眼不見為淨整線法傳人那 Performance 1 FT 會很適合你。


∆ 遮線擋板。


∆ 斜入式固定溝槽。


∆ 3 cm 整線空間。


後方提供多個魔鬼氈束線帶幫助綑綁線材,機殼上置 I/O 的線材以及前方三個風扇線材都大概先整理好了,針對 CPU 供電線材會經過的位置也預設三個束線帶。


∆ 後方整線空間。


∆ 主機板後方設有三個 2.5 吋硬碟安裝板,由手轉螺絲固定。


∆ CPU 供電線材整線設置。


∆ 橡膠整線圈以及整線規劃。


Antec Performance 1 FT 使用當前主流的下置式電源設置,電源艙前方設有複合式硬碟架可以安裝兩個 2.5 / 3.5 吋硬碟,預設狀態時上層還裝有 2.5 吋硬碟安裝板,將 2.5 吋硬碟安裝板移除就可以在上層安裝 3.5 吋硬碟了。

電源艙在安裝前方複合式硬碟架的情況下,最長有 245 mm 的電源供應器安裝空間;移除硬碟架後最長有著 440 mm 的空間。


∆ 由手轉螺絲和底部卡榫固定的複合式硬碟架,可安裝兩個 2.5 / 3.5 吋硬碟。


∆ 移除硬碟架後最長有 44 cm 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核心硬體安裝空間

出廠時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機殼預裝前方三個 14 cm 與後方一個 12 cm 風扇,總計四個厚度為 30 mm 的 Storm T3 PWM 無光風扇,在運轉時外觀會低調一些但能為內部提供充足風量。

機殼前方雖然已經預裝三個 Storm T3 140 mm PWM 風扇了,但如果你想安裝水冷或是替換風扇的話,機殼前方最大支援 360 / 420 mm 風扇以及水冷安裝。


∆ 預裝前三後一 Storm T3 PWM 無光風扇。


∆ 前方最大支援 360 / 420 mm 風扇以及水冷安裝。


機殼內部最大相容寬度 ≤ 285 mm 的 E-ATX 主機板安裝,玩家們在選購主機板搭配裝機時記得要先查詢一下主機板規格,CPU 風冷塔散最高支援 175 mm 也就是絕大多數的風冷都相容,顯示卡在沒有安裝前置水冷的情況下可以相容 400 mm 長,若要安裝前置水冷就要去扣除占用厚度了。


∆ E-ATX ≤ 285 mm 主機板、175 mm 風冷塔散、400 mm 顯示卡。


∆ 側面橡膠整線圈。


∆ 電源艙前端留有額外約 3 cm 左右的水冷排安裝空間。


電源艙上方設有三個 12 cm 風扇安裝位置,筆者建議玩家們可以安裝 RGB 風扇來幫顯示卡打光,針對常見的上置水冷安裝 Performance 1 FT 頂樓有稍微加高,透過頂樓天花板加高以及風扇鎖孔向外偏移來迴避水冷安裝衝突。


∆ 電源艙上設有三個 12 cm 風扇安裝。


∆ 上置水冷安裝空間。


∆ 約有 6 cm 的距離。


∆ 機殼額外配件有後方線材綁線帶、一次性束線帶、一分三 PWM 分接線材、分裝螺絲盒。


Antec iUnity 系統溫度顯示面板 / 直觀、方便、好設定

在 Performance 1 FT 的前面板頂端設有一個系統溫度顯示面板,玩家們在系統中下載好 Antec iUnity 軟體,並接上面板內的 USB 2.0 線材連接至主機板插槽後,就可以在系統溫度顯示面板中看到 CPU 和 GPU 溫度了,但筆者期待未來 Antec 能夠新增更多硬體監控資訊上去,畢竟還留有許多空間可以使用。

使用者可以透過機殼上置 I/O 埠的顯示面板切換鍵,來快速切換顯示的溫度監控資訊,想要看處理器或是顯示卡溫度都可以,也可以切換成關閉模式。


∆ GPU 溫度展示。


∆ CPU 溫度展示。


∆ Antec iUnity 軟體內可以檢視基本硬體資訊,包含 CPU、GPU、RAM、硬碟等。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機殼裝機展示與散熱性能測試

實際裝機平台使用 Intel i9 12900K 搭配 ATX 主機板 BIOSTAR Z790 VALKYRIE,散熱器為先前開箱過的 Antec Vortex 240 ARGB 一體式水冷,並將一體式水冷上置安裝輔助機殼內部排風,顯示卡則使用 NVIDIA RTX 4070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以這樣的硬體進行安裝實測給玩家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 13900K
散熱器:Antec Vortex 240 ARGB
主機板:BIOSTAR Z790 VALKYRIE(BIOS 版本:Z79AC510)
記憶體:T-Force DELTA RGB DDR5 6200 MT/s 16GBx2
顯示卡:NVIDIA RTX 4070 Founders Edition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1H2
系統碟:Corsair MP600 PRO LPX 1TB PCIe Gen4 x4 NVMe M.2 SSD
遊戲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機殼:Antec Performance 1 FT



∆ 通電之後僅有內部硬體看的到 RGB,機殼其餘部分較為低調質感。


∆ 機殼內部的 RGB 燈效會因為微黑側透稍微降低一點點亮度。


∆ 藏線空間展示。


機殼散熱性能測試部分使用預設的 Intel Core i9 12900K 處理器,在主機板無額外設定的狀態下使用 AIDA64 CPU+Furmark,來模擬高負載壓力狀態下的溫度數據,另外會使用 3D Mark 中的 Fire strike 模擬 1080P 畫質遊戲運行情境,而數據收集則使用 HWiFO64 收集並紀錄最高溫度與功耗。

在測試中 i9 12900K 於 AIDA CPU 項目與 Furmark 雙烤測試中,功耗最高 94.2 W 的12900K CPU Package 最高為 75 °C;RTX 4070 Founders Edition 則是 67.2  °C,模擬遊戲運行情境的 Fire strike 測試中 i9 12900K 最高溫度為 73 °C;而顯示卡溫度則是 64.8 °C。


∆ 散熱性能測試圖表。


總結與心得

Antec 推出了相當有 CP 值的 Performance 1 FT 全塔機殼,內部的硬體擴充及安裝相容性部分比起中塔式機殼會更加足夠,面對絕大多數高階或是旗艦消費級平台零件基本上都能夠安裝,在裝機配單上不太需要去擔心東西裝不了這個問題,且定價壓在 4500 以內對於想體驗全塔機殼的玩家來說,也不會像其他全塔機殼那樣傷荷包。

Performance 1 FT 雖然不像是其他創新機殼那樣有新架構變化,但卻是 Antec 選擇穩紮穩打所推出的性價比全塔機殼產品,有著 E-ATX 主機板、400 mm 顯示卡、175 mm 風冷塔散安裝空間,且內附前三後一 30 mm 厚的 Storm T3 PWM 風扇,帶來了夠用且擴充能力足夠的機殼新選擇,若你正在找一款最務實的機殼且不喜歡外觀花裡胡哨,那 Antec Performance 1 FT 是值得參考一下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4-27 19:43 , Processed in 0.121669 second(s), 65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