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7561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Uniface RGB機殼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性能即是一切 與 Uniface RGB 中塔機箱探索效益和性能的完美平衡, ...

T5 EVO 移動固態硬碟 玩家體驗分享活動

自信無懼 生活帶著你遨遊四方。高性能的 T5 EVO 在工作、創作、學習 ...

ZOTAC 40 SUPER顯示卡 玩家開箱體驗活動 --

頭獎 dwi0342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6366-1-1.html ...

FSP VITA GM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符合最新 Intel ® ATX 3.1電源設計規範 [*]遵從 ATX 3.1 推薦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筆電] PC 掌機續航王!MSI Claw A1M 實測開箱 / 首發 core ULTRA, XeSS 頂著先 亮眼續航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Intel 遊戲掌機第一人!MSI Claw A1M 首款採用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Arc 內顯所打造的遊戲掌機,人體工學的機身設計與類 Xbox 搖桿的配置,內建 53Whrs 的鋰電池給予玩家最長的遊戲續航能力,微星也特別開發 MSI Center M 掌機版與快速設定等功能,讓玩家輕鬆切換效能、桌面 / 控制器等模式,究竟這台 Intel 派掌機與市場上眾多 AMD 派掌機有何差異,就讓我們一邊測試一邊分享。

Claw A1M-026TW 規格
系統:Windows 11 Home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7 155H、16 核心 6P + 8E + 2LPE、Max Turbo 4.8GHz
內建顯示晶片:Intel Arc 8 Xe-core、2.25GHz
記憶體:內建 16GB LPDDR5-6400
主螢幕:7 吋、FHD 1920 x 1080、16:9、IPS、120Hz、6ms GtG、500nits、sRGB 100%、10 點觸控、VRR
儲存空間:1TB NVMe SSD PCIe Gen4(M.2 2230)
內建控制:RGB A B X Y 按鍵、D-pad、RGB L & R 霍爾效應搖桿、LT & RT 霍爾效應類比扳機、LB & RB 按鍵、View / Menu 按鈕、MSI Center M 按鈕、快速設定按鈕、巨集按鍵(M1/M2)、HD haptics、指紋辨識電源鍵、音量鍵
I/O 連接埠:1 x 3.5mm 耳機/麥克風、1 x Thunderbolt 4 Type-C(USB / DP / PD)、1 x Micro SD 讀卡機
音效:2 個 2W Speaker、AI 降噪
網路:Intel Killer Wi-Fi 7 BE1750 2x2 320MHz 4KQAM、Bluetooth v5.4
電池:6-Cell Battery Cell 53Whrs
變壓器:USB-C、65W PD adapter
尺寸:294 x 117 x 21.2mm
重量:675g


MSI Claw A1M 掌機開箱 /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 ARC 繪圖核心

喜愛 PC 遊戲又時常到處移動、不喜歡被拘束在電腦桌前,而且對於小螢幕體驗、入門的遊戲性能可接受的玩家,那你就會是「Windows 遊戲掌機」的客群,而目前 Win 派系的掌機選擇相對多,但多半都是採用 AMD 處理器,也因此這讓 MSI 與 Intel 有著一枝獨秀的機會。

MSI Claw A1M 掌機採用著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代號 Meteor Lake 的全新 AI 世代,採用 3D Foveros 封裝技術的多晶片設計,由 Intel 4 製程製造的 16 核心 6P + 8E + 2 個 LPE 低功耗核心,提供更低功耗的處理器效能最高 Turbo 4.8GHz。


↑ Meteor Lake,Intel Core Ultra。


顯示晶片則採用 Intel Arc GPU 具備 8 個 Xe-core 繪圖核心,基於 Xe LPG 微架構支援 DX12 Ultimate、先進影音編碼、DP4A 的 AI 加速引擎與 XeSS 基於 AI 加速的畫質提升技術;當然這代更是內建 NPU,可以獨立提供低功耗 34 TeraOPS 的 AI 推論加速能力。


↑ Intel Arc。


↑ Intel NPU。


當然對於「遊戲掌機」來說,Windows 桌面 / 控制器切換的操作體驗、遊戲順暢度、散熱與續航才是首要指標,但微星採用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做為 Claw A1M 的主力,確實能帶給掌機市場更出色的續航表現。

MSI Claw A1M 採用人體工學黑色低調的造型、類 Xbox 控制器的配置,而且具備 RGB ABXY 按鍵與 RGB L & R 霍爾效應搖桿,以及類比扳機;尺寸稍微大了一些但一樣保持人體工學設計,讓玩家在雙手遊玩時有著相當不錯的體驗。

除了 Core Ultra 155H 之外,內建雙通道 32GB LPDDR5-6400 記憶體,以及很夠用的 1TB NVMe SSD PCIe Gen4 SSD;螢幕則是 7 吋、FHD 1920 x 1080、IPS 面板,具備 120Hz 更新率、ms 反應速度、500nits 最大亮度與 10 點觸控等功能。

至於機身上方則有著整合指紋辨識的電源鍵、Micro SD 讀卡機、3.5mm 耳機/麥克風,以及 Thunderbolt 4 Type-C 支援 USB、DP 螢幕輸出與 PD 65W 充電功能,基於 Thunderbolt 的一線 40Gbps 的高擴充性,讓 Claw A1M 想要變成桌機模式也不成問題。


↑ MSI Claw A1M 外盒。


7 吋 FHD 1080p 120Hz IPS 螢幕、6ms GtG 反應、VRR 支援

MSI Claw A1M 採用低調沈穩的黑色外觀,採用  7 吋 FHD 1080p、120Hz 更新率的 IPS 螢幕,至於機身長 294mm、寬度 117mm、厚度 21.2mm、重量675g;機身的長度、寬度、厚度與重量相比其他掌機都大了些,但並不影響雙手操作的遊戲體驗。

對於 Windows PC 遊戲掌機來說螢幕越大體驗越好,但過大的螢幕也會造成機身偏大,相對影響著雙手手持的操控感,也因此 7 吋螢幕成了目前的掌機主流;而 7 吋 FHD 解析度的點距,在遊玩時也不會覺得畫面過於模糊或粗糙,但畢竟遊戲低特效設定下某些畫面效果確實會較差,但是掌機在任何場所、任何交通工具上都能遊玩,這正是擁有掌機最大的樂趣。


↑ 暗黑破壞神 4 遊戲畫面。


↑ 極限競速 地平線 5 遊戲畫面。


↑ 電馭叛客 2077 遊戲畫面。


7 吋的 FHD 1920 x 1080 解析度、120Hz 更新率與 6ms GtG 反應時間的 IPS 面板是目前掌機的標配規格,對於年輕人來說這螢幕大小剛剛好,方便攜帶下又能有著不錯的掌上 PC 遊戲體驗;此外,螢幕支援 VRR 更新率同步功能,即便遊戲 FPS 效能較低時也能保有一定的順暢感。


↑ 螢幕點亮規格為 1920 x 1080、8-bit、RGB、120Hz。


↑ 於 Arc 控制台的顯示器設定中,已啟用可變更新率的功能。


操控:人體工學機身、類 Xbox 控制器配置可模擬滑鼠操作與觸控

初次開機需要替 Claw A1M 設定 Windows 11 的初次設定,一開始使用遊戲控制器來操作滑鼠,搭配觸控與虛擬鍵盤的體驗肯定會有點違反以往操作 PC 或 NB 的習慣,但花點時間適應後就能駕輕就熟。

Claw A1M 一樣提供「桌面 / 控制器」模式的切換功能,操作 Windows 預設是桌面模式,開啟遊戲後會自動切換至控制器模式,當然也可透過「快速設定」按鈕來自行切換模式。Claw A1M 的控制器配置採類 Xbox 控制器模式。

左側有著 RGB L 霍爾效應搖桿、D-pad、LT 霍爾效應類比扳機、LB 按鍵,以及 View 按鈕與 MSI Center M 按鈕;右側則是 RGB A B X Y 按鍵、RGB R 霍爾效應搖桿、RT 霍爾效應類比扳機、RB 按鍵,以及 Menu按鈕與快速設定按鈕。


↑ 左手握把:左搖桿、D-pad 方向鍵、View、MSI Center M 按鈕。


↑ 右手握把:ABXY 按鍵、右搖桿、Menu、快速設定按鈕。


只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Claw A1M 的 A B X Y 按鍵,在激烈快速按壓操作時會有稍卡的感覺,以及用力將 L 搖桿畫圓操作時會有著不順暢感的回饋,這在遊玩《死亡細胞》這類激烈操作的動作遊戲時會格外明顯。


↑ 機身握把的線條,讓手持時有著更好的握感。


↑ LB 與 LT 扳機。


↑ RB 與 RT 扳機。


↑ 機器底部則有著 M1 / M2 的自訂按鍵,可作為巨集鍵或者組合鍵來操作。


Quick Setting:切換效能、桌面 / 控制器模式、螢幕鍵盤、監控等功能

Claw A1M 的快速設定 Quick Setting 按鈕,按下後能夠叫出快速設定選單,提供亮度、音量、電源選項、使用情境、控制器模式、螢幕鍵盤、無線、藍牙、即時監控、顯示桌面、顯示所有視窗、終止程式、螢幕截圖、錄製螢幕、開啟媒體庫等快速操作。

最常用的莫過於「使用情境」與「控制器模式」這兩項,可隨時調整 Claw A1M 的性能、平衡模式,或者針對目前使用的程式、桌面與遊戲來切換控制器模式。只要熟悉快速設定的操作,就能讓 Claw A1M 的操作上更得心應手。


↑ 快速設定,切換使用情境與控制器模式時都會有提示。


↑ 快速設定的選項也可在 MSI Center M 程式中自訂。


此外「即時監控」這功能也是 PC 掌機必備的功能,初次運行遊戲時一定要搭配這功能瞭解遊戲 FPS 的效能,才能正確調整遊戲的特效設定,設定時會建議先從低特效開始,一邊遊玩一邊體驗效能,並開啟遊戲的 XeSS 或 FSR 加速,遊戲至少要維持在 30 FPS 以上的性能才不至於影響體驗。


↑ 即時監控功能。


↑ 遊戲中的即時監控功能。


上置 Thunderbolt 4 輸出 DP 影像、PD 65W 充電、指紋辨識電源鍵

基於有線連接時的操作順暢 Claw A1M 同樣將連接埠設置於機器上方,但畢竟是 Intel 骨因此更少不了 Thunderbolt 4 Type C 這介面,這也讓 Claw A1M 搭配 USB-C 或 Thunderbolt 的 Dock 擴充埠,可以更輕鬆的轉換成桌機模式;只不過目前 MSI 並沒有推出 Claw A1M 的桌機 Thunderbolt 擴充周邊。

Claw A1M 具備整合指紋辨識的電源按鈕,按下開機按鍵即可辨識指紋自動登入;而機身上的 Thunderbolt 4 Type C 具備 40Gbps 的一線傳輸能力,更整合 USB、DisplayPort、Power Delivery 65W 的充電功能。

另外提供 microSD 插槽讓玩家可自行擴充額外容量,一樣有著 3.5mm 耳機孔、音量按鍵讓玩家在擴充上更便利。


↑ 機器上方的 I/O 連接埠,同時散熱孔也設置在上方。


↑ 整合指紋辨識的電源按鍵。


↑ 3.5mm 耳機與音量按鍵。


↑ microSD 插槽。


↑ 支援 Thunderbolt 擴充,輕鬆轉換成桌機模式。


Cooler Boost 散熱設計 HyperFlow 雙熱管、雙扇配置

Claw A1M 出廠時有貼著工廠出貨的貼紙,在加上內裝 1TB SSD 的系統碟,因此玩家也不太需要自行 DIY 升級。但拆卸時要稍微注意底殼的卡扣件稍微脆弱,若撬開的角度或力度太大可能會導致卡扣件斷裂。


↑ 掌機底部有著帥氣的散熱開孔、龍盾與 M1/M2 等按鈕。


內部主要採用雙熱管、雙風扇的散熱配置,主要替 CPU 與供電元件散熱,風扇上也有著橡膠墊確保風扇可從機身外吸入冷空氣,通過上方的散熱鰭片來降低溫度;而機身下半部則有著 6-Cell Battery Cell 53Whrs 大電池、左右震動器與揚聲器。

只不過 Claw A1M 將 M.2 插槽設置於散熱模組的風扇下方,因此若想更換 SSD 勢必要移除散熱模組,但這樣的設置也能確保系統 SSD 使用時有著不錯的散熱氣流。


↑ 機器內部配置。


↑ USB-C 65W 變壓器,雖說給了很長的 AC 段電源線,但這似乎是比較適合給一般筆電使用。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按鍵自定義、MSI APP 模擬器

MSI 特別為 Claw A1M 打造「MSI Center M」遊戲大廳,會自動蒐集掌機內安裝的遊戲讓玩家能夠快速啟動;此外,按壓向上按鈕則會有遊戲平台的快捷選項,倘若已經安裝 Steam、Ubisoft 等啟動器則會直接開啟,若還未安裝則會引導至下載頁面,讓玩家能夠快速上手。

此外,也包含 MSI APP 模擬器可用來遊玩 Android 手遊,只不過目前可能還未針對 Claw A1M 優化,有些 app 啟動時會閃退無法正常遊玩。至於方向鍵按下則有 Claw A1M 的設定功能。


↑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


↑ 方向鍵向上有遊戲平台快捷選項。


↑ 方向鍵向下則是掌機設定。


「使用情境」提供:人工智慧引擎、極致效能、平衡、超級省電、手動等模式。平時未連接電源時建議設定為平衡模式遊玩,若是觀看影片、上網則可調整為超級省電;若連接電源時則可調整至極致效能模式解鎖 Claw A1M 的性能。


↑ 使用情境調整效能模式。


極致效能模式也提供自訂風扇曲線的功能;至於手動模式中可分別設定電源 / 電池模式時的 PL1 / PL2 功耗,最高 CPU 40W 的功耗上限。


↑ 極致效能自訂風扇曲線。


↑ 手動模式 PL1 / PL2 最高 40W 上限。


「控制模式設定」則提供「手把模式」、「桌面模式」兩種操作方式,手把模式預設依照 Xbox 的控制器操作,並可針對每個按鍵自行調整功能,只不過按鍵自訂只能指派控制器的按鍵功能,並不能改為滑鼠或鍵盤的指令。


↑ 控制模式設定。


↑ 手把模式預設按鍵。


↑ 桌面模式預設按鍵。


↑ 按鍵自訂只能指派控制器按鍵。


類比搖桿設定也提供死區、外部閥值的調整功能;扳機設定也可微調觸發 0-100%;至於振動設定預設則是 50% 強度,玩家可依據喜好來調整。


↑ 類比搖桿設定。


↑ 扳機設定。


↑ 振動設定。


「巨集鍵」與「組合鍵」設定兩者只能選擇一個。使用巨集鍵設定時按下新增 > 錄製,就能開始記錄所有控制器的按鍵,但一樣不能錄製滑鼠、鍵盤等指令;錄製完畢後就可以指派給 M1 或 M2 按鍵。

至於組合鍵則是按下 M1 或 M2 後搭配不同按鍵組合功能,像是虛擬鍵盤、工作管理員、顯示桌面等功能;但組合鍵功能不能調整。


↑ 巨集設定。


↑ 巨集錄製。


↑ 指派巨集。


↑ 組合鍵功能。


「自訂快速設置」可調整按下 Quick Setting 選單的功能,玩家可依據常用的功能來自定快速選單。


↑ 自訂快速設置。


↑ 快速設置項目。


最後「設定」選單中則可調整人工智能引擎、Mystic Light 燈效、Nahimic 音效、智慧降噪、系統資訊、線上更新等功能。


↑ 人工智能引擎。


↑ Mystic Light 燈效。


↑ Nahimic 音效。


↑ 智慧降噪。


↑ 系統資訊。


↑ 基礎設定。


MSI Claw A1M 電腦效能跑分測試

MSI Claw A1M - 155H 的效能測試,設定為極致性能模式。首先以幾款常見的 PC 效能測試功能來衡量 Claw A1M 的效能,並挑選幾款 AAA 遊戲來測試效能。

CPU-Z 檢視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資訊,為 7nm 製程 16 核心 6P + 8E + 2LPE、22 執行緒處理器,熱功耗為 28W TDP;記憶體為雙通道 16GB DDR5。


↑ CPU-Z。


內顯核心則是 Intel Arc graphics 擁有 8 組 Xe-core 核心,但詳細資訊目前 GPU-Z 無法判讀。


↑ GPU-Z。


CINEBENCH R23,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渲染性能,這也是目前可快速評比 CPU 多核心運算性能的可靠測試軟體。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在 CINEBENCH R23 有著 CPU 14171 pts、單核 1780 pts 的運算效能。


↑ CINEBENCH R23。


AIDA64 記憶體測試,Claw A1M 採用雙通道 16GB LPDDR5-6400 記憶體,記憶體讀寫 78480 MB/s、73552 MB/s、記憶體延遲 142.6ns。


↑ AIDA64 記憶體。


電腦整體性能先以 PCMark 10 進行測試,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Claw A1M 達到 7328 分的成績,這性能與一般高階筆電相當,各項分數為一般電腦工作 11253 分、生產力 10453 分、數位內容創作 9080 分的成績,測試時 CPU 最高時脈記錄在4.4GHz。


↑ PCMark 10。


Claw A1M 使用 1TB PCIe 4.0 NVMe M.2 SSD 做為系統碟,效能上 CrystalDiskMark 可達到循序讀寫 3264.2 MB/s、2943.4 MB/s 的效能。

而測試使用的 microSD 記憶卡則是基本循序讀寫 96.1 MB/s、85.4 MB/s。


↑ CrystalDiskMark 系統 SSD。


↑ CrystalDiskMark microSD。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快速測試 Claw A1M 對於舊款 DX11 API、AAA 遊戲的性能表現,主流的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測試,獲得 8187 分的成績,繪圖效能則在 8950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3DMark Time Spy 則是採用 DirectX 12 API 所設計的測試情境,同樣是鎖定在 AAA 遊戲等級。Claw A1M 在 1440p 的 Time Spy 測試上獲得 3820 分,繪圖成績 3483 分。


↑ 3DMark Time Spy。


MSI Claw A1M 遊戲效能測試

遊戲測試則以手邊的幾款 AAA 大作來測試,包含《暗黑破壞神 IV》、《極限競速 地平線 5》、《蜘蛛人 麥爾斯·摩拉斯》、《阿凡達:潘朵拉邊境》與《電馭叛客 2077》。遊戲設定為 1080p、特效低、光追關閉、XeSS / FSR 效能模式。

MSI Claw A1M 在《暗黑破壞神 IV》品質預設低、XeSS 效能加速下可達到平均 70 FPS、1% Low 37 FPS,雖說遊戲性能夠但 1% Low FPS 較低的狀況,說明著當畫面的玩家、NPC、怪物較多時,會稍有不順暢的卡頓發生,但整體來看還是能順利遊玩。

《極限競速 地平線 5》預設極低、XeSS 性能設定平均 67 FPS、1% Low 46 FPS 也可有著不差的賽車體驗;至於《蜘蛛人 麥爾斯·摩拉斯》非常低、XeSS 高興能設定平均 57 FPS、1% Low 30 FPS,同樣遇到敵人較多的狀況時會稍卡。

至於《阿凡達:潘朵拉邊境》品質低、FSR3 效能設定平均僅 17 FPS 基本上無法順利遊玩;同樣《電馭叛客 2077》預設低、XeSS 表現設定平均 40 FPS、1% Low 6 FPS,這也同樣無法順利遊玩。


↑ AAA 遊戲測試。


此外這次加測 4 款獨立小遊戲,首先 2D 捲軸類 Roguelike 遊戲《死亡細胞》有著驚人平均 604 FPS、1% Low 303 FPS 的順暢效能;而《黑帝斯》也可達到平均 198 FPS、1% Low 92 FPS 的順暢體驗;《音速小子狂熱》平均 60 FPS 也可順暢遊玩。

只不過《Stray 浪貓》在沒有任何加速技術的幫助下僅只有平均 52 FPS、1% Low 43 FPS 的性能。


↑ 獨立遊戲測試。


MSI Claw A1M 溫度測試

同樣使用效能模式測試,Claw A1M 系統總功率最高壓在 50W、CPU 封裝功耗則是 36W,在 AIDA64 CPU 測試下 CPU 85°C、GT 核心 78°C;模擬遊戲的壓力測試 Time Spy Stress test 下 CPU 達到 94°C、GT 核心 86°C。

至於遊戲《電馭叛客 2077》CPU 溫度 88°C、GT 核心 82°C;《暗黑破壞神 IV》CPU 溫度 95°C、GT 核心 74°C;整體溫度來看,Intel Core Ultra 7 155H 雖說待機溫度相對高一些,但在整體功耗 50W 的情況下,這散熱表現可圈可點。


↑ 溫度測試。


遊戲時使用熱像儀拍攝 Claw A1M,表面溫度最高在螢幕下方的光源處 43.6°C,而下圖 2、3 這兩個手把位置溫度則在 30°C 左右;機器背面最高溫在出風孔約 40°C、背面 2 這點則只有 35.7°C、風扇進風處 31°C / 35°C。


↑ 熱像儀正面。


↑ 熱像儀背面。


MSI Claw A1M 續航力測試

電力續航肯定是 PC 掌機的一大重點,首先使用一般筆電測試的 PCMark 10 Modern Office 測試,在平衡模式設定下,Claw A1M 可以達到 7 小時 11 分的續航表現,這續航表現幾乎可媲美薄形商務筆電。

遊戲測試則使用《暗黑破壞神 IV》進行刷怪累積素材,首先設定為平衡模式測試 CPU 功耗約在 27-29W 之間,Claw A1M 可持續遊玩 1 小時 17 分的續航時間;接著改為超級電力模式,續航可提升至 1 小 54 分的時間。

至於使用 Netflix 播放《海賊王》動畫使用超級電力模式,則可達到 6 小 4 分的觀看時間。這續航表現無疑是目前 PC 掌機中的續航王。


↑ 電池續航測試。


總結

相處了一段時間後 MSI Claw A1M 的遊戲性能、續航表現確實比我預估的還要好。雖然硬體、軟體上都還有著進步空間,但 Intel Arc 內顯也能遊玩大部分的 PC 遊戲,再加上超群的續航表現,《暗黑破壞神 IV》最長 1 小 54 分的續航,以及播放 Netflix 串流影音可達 6 個小時,這肯定是目前 PC 掌機的續航王者。

但是硬體方面 Claw A1M 的按鍵、搖桿等手感還有待進步,像是 LB / RB 的位置食指按壓略顯不順;L 搖桿與 A B X Y 按鍵在激烈、大力操作下手感略有點不順。此外,MSI Center M 的按鍵自訂不能設定鍵盤、滑鼠等指令這也相當可惜,不少 PC 遊戲都有鍵盤組合操作可以顯示遊戲 FPS、連線延遲等資訊,這都需要透過鍵盤指令才能開啟,希望未來的軟體更新能補足這功能。

另一個可惜的點是 Intel Arc 內顯,並沒辦法從驅動設定 FPS 上限,或者是全域的畫質提升功能,當玩家遊玩不支援 XeSS、FSR 加速等遊戲時,Arc 就會有點力不從心的無力感,像是《Stray 浪貓》就是很好的例子,效能離順暢只差一點點了,倘若能有全域畫質提升加速就完美了。


↑ 這次出國有 Claw A1M 隨時隨地都能玩遊戲。


配件方面 MSI 雖有準備外出收納包,但若能提供簡易的「立架」讓玩家在搭車、通勤觀看影片時,能夠輕鬆的將 Claw A1M 直立那就更方便了;此外,這簡易立架若能搭配 Thunderbolt Dock 擴充,也可讓 Claw A1M 成為一台輕便的文書上網桌機。

對於 PC 掌機的效能來說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的 Arc 內顯確實不差,但玩家還是要自行調整優化設定,建議先從特效低開始並搭配 XeSS 或 FSR 性能模式,並監控 FPS 與 1% Low FPS 等資訊來調整設定,大原則是:「FPS 不用太高每秒 90 幀即可,但是 1% Low FPS 至少最低要每秒 30 幀以上,這樣操作體感才不會太差。」

MSI Claw A1M 台灣售價為 NT$ 24,999 元,這價位相比目前市售的 PC 掌機還要高一些,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倘若玩家除了玩遊戲外也喜歡通勤追劇,那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的 Claw A1M 或許是目前最強續航的 PC 掌機。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4-27 14:13 , Processed in 0.157837 second(s), 60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